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利雄 《南方经济》2013,31(11):60-73
本文研究资产的IPO锁定期对投资者行为、市场价格波动及市场效率的影响。发现在比较一般的设定下,资产市场的信息支出并不是有效的:短期交易者对“关于信息的信息”的支出是完全浪费的。而且这类信息的搜集造成了与其无关资产的价格波动,使得两类与基本面无关的资产的价格具有了相关性。Brav and Gompers(2003)为将IPO锁定期存在的理由归纳为三类:一是作为企业质量的信号;二是用来减轻后市道德风险;三是作为投资银行从市场获得补偿的途径。本文作为一个补充,提供了第四类理由:锁定期抑制了一类无用信息的生产,减少了社会浪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因子模型为依据,使用中国等7国(或地区)的股指序列数据,通过Lee et al.(2012)的“不等方差检验”辨别中、美、日三国作为亚洲的区域性因子与亚洲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的密切程度,从而判断三国经济在亚洲的区域影响力.并联合协整检验和不等方差检验的计量结果构建了一个直观的评分体系衡量经济影响力.实证发现:中、美、日在亚洲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存在此消彼长的态势;中国对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力在近年来缓慢提高,但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不匹配,且并没有超过日本和美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