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20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米塞斯与哈耶克是新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的国际学术声望和地位要高于米塞斯,但米塞斯却是当然的精神领袖。米塞斯培养出了第三代、第四代遵循和发展奥地利学派传统的经济学家,而且新奥地利经济学的几乎所有贡献或者始于米塞斯的著述,或者源于进一步发展其观点的努力。这些贡献对自由市场制度作出了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读。如果要想对市场之所以有效率的广泛基础和某些重要细节获得更好的理解,自然不能忽视米塞斯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从经济自由哲学、生产力理论、分工理论、国际贸易学说等方面,通过比较分析,说明李斯特与斯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企业家”选拔方式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侧重于从企业家的知识结构这一独特的角度来说明:现行“行政委任制”所选拔出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的知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来自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能力部分的缺失。而且,选出之后的激励结构也不利于他们向市场型企业家的转化和其知识结构的改善。由这种“企业家”统领国有企业的直接结果,必然造成国有经济部门的低效率、资产流失和管理上的“人治”。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现行任命制度,切断企业家与行政官员之间角色互换的通道,建立市场化的企业家选择制度。  相似文献   
7.
OECD国家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增长方式的两次转变,虽然各国的各类具体政策有差异,但其基本的机制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政府巧立法规,形成系统性的政策激励;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市场机制的功能,有效促进R&D及其成果运用,实现产业结构的自然升级。虽然它们的第二次转变付出了较大的成本,但这种成本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高。德国、日本和美国企业部门控制污染的资本支出最高时也只占工业投资的4%~5%。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科学命题.它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包括: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它们在现代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质变中充当着决定性的角色;它们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正在成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这一命题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模式与腐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模式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它的某些制度安排却带有腐败的基因。加之,约束和监督方面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分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受某些形式的腐败有益论的影响,中国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系统性腐败的严峻挑战。因而,中国模式面临更新换代的压力。它的未来前景将取决于如何扬弃迄今为止能够成功地创造增长奇迹但却面临系统性腐败挑战的那些特殊制度安排。如何通过对这些制度的改革来推动中国模式的演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积累与消费比例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投资率或积累率偏高一直被视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换,经济学家的有关思考方式也出现相应的转变。本文力图说明这种思考方式转变的基本轮廓,以及思考积累与消费的长期比例和短期比例所适用的理论框架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