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建设要求地方涉台立法作出积极的回应,适度拓展地方涉台立法权正是这种回应的基础性内涵。适度拓展地方涉台立法权,不仅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建设的需要,也是应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促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需要。现实中,拓展地方涉台立法权面临诸多障碍,但仍已具有法理、政策依据和精神支持,应当从扩大立法权源、拓展立法内容、丰富立法参与等方面拓展地方涉台立法权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低、浪费、污染严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在充分发挥宅基地经济价值的同时,张扬宅基地的生态价值。因此,必须适时引入物权生态化的理念,打破限制宅基地流转的制度约束,强化对农村宅基地的规划管理,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  相似文献   
3.
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比率是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的主要动因封闭式基金曾经是我国基金业的领头羊和起步的基础,目前却成为投资者望而却步的泥潭。主要原因是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过高,最近的加权折价率已经超过20%,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比率直接导致了封闭式基金的流动性严重不足,交易清淡。2003年前8个月,封闭式基金的月均  相似文献   
4.
法治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它整合着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规范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转。但法治的有效性并不仅仅在于有法,而更多体现为利用法律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处理。我国检验检疫领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国内外贸易双方的当事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不断发生,有些  相似文献   
5.
关于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质押的目的在于保障债权的实现,维护交易的安全。但由于股权价值的易变特性,使得股权质押存在较大的道德、市场和法律等风险。现行的股权质押制度风险分配不合理、风险防范机制缺乏周延性,应当通过对股权设质的适当限制、分别采取合适的公示方式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强三中全会以来,乐清市人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跨入了中国农村综合买力百强县(市)行列,完成了“第一创业”,开辟了乐清历史新纪元。工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第一次创业”中实现了量的增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语境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具有新的时代属性、管理属性、系统属性,把握其属性变化并审视传统的空间型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及管制制度构建的基础.以武汉为例,立足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新属性,基于对武汉市长期"两规合一"工作基础的研判,探索了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走向多规合一、空间治理、闭环传导的编制...  相似文献   
8.
林建伟 《魅力中国》2014,(18):340-34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远用到了各个行业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不仅如此.网络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群体。怎样利用网络带来的巨大机遇并规避网络带来的角面救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为相关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9.
地方涉台立法存在一定的克制主义倾向,如地方涉台立法欠缺前瞻性,相对保守滞后;偏向口号的宣示,缺乏可操作性;地方性特色不足,未能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等。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涉台立法者思想不够解放,涉台问题的敏感性,对地方涉台立法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以及地方涉台立法的地区、部门利益制约。应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解放思想,因地制宜能动地行使涉台立法权,能动地推进地方涉台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对农村宅基地交易实行严格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宅基地隐性交易在现实中大量存在。法律与现实的脱节,凸显了现行制度的内在矛盾和缺失,并导致了司法的困境。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城乡一体化要求张扬宅基地的用益物权性质,通过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