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联的公有制经济模式的绩效,经历了一个从趋于提高到趋于降低的过程,表现为一条“倒U字形曲线”。苏联在单一的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保护农民权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农”问题是新、旧两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朱镕基在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而在“三农”问题中,保护农民权益又是其中的关键。实现和维护农民的权益必须采取得力举措:农民直选乡镇官员;组建具有独立性的农会;允许农民自由迁徙;调整分配实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3.
林彰云 《经济师》2007,(5):21-22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如下历史局限性:一是技术局限;二是规模局限;三是劳资关系局限;四是企业体制和管理局限;五是社会形象局限。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着眼于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到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思想的第一次转变,实践要求再实现从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到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的伟大转变。国民经济高于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国有经济进退与非国有经济退进的方向、方式,取决于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各自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