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物的兴趣越来越大,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的发展迅猛。其中B2C的发展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都不客人们忽视.凡客诚品是中国上B2C领域收入规模前四位的企业之一。本文根据2010年现有的数据和有关文献上,分析凡客诚品的营销模式,成功之处和弊端所在,并对B2C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尝试从竞争优势角度阐释中国经济特区40年持续性产业升级何以成功。文献梳理发现,从比较优势理论到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经济特区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模式。文章结合开放型经济下经济特区产业发展的演进特征,构建依托生产要素、国际国内市场、产业和创新体系、特区文化等四个因素耦合作用的经济特区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其中,"特区文化"的引入是对波特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最大的拓展。文章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分阶段考察了经济特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化,并分析其构成要素驱动产业升级的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2010年中国经济的复苏,房价飙升,物价上涨,我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已成为现实。本文分析了我国过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发现产出缺口、流动性过剩、房价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同时,管理流动性过剩的措施,财政、税收政策的使用以增加供给是抑制通胀的主要手段,然而加强通胀预期的管理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1994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消费结构也呈现二元特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已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若不妥善处理,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分析1994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性,就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质量的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指:在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时,使各经济体向更高收入群体攀升的机制不能重复,进一步经济增长被原有机制锁定,人均收人难以突破10000美元上限的现象.客观上,会造成经济体的十个显著特征:一是经济回落或者停滞;二是民主乱象;三是贫富分化;四是腐败多发;五是过度城市化;六是社会公共服务短缺;七是就业困难;八是社会动荡;九是信仰缺失;十是金融体系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多项经济指标居全国首位.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563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7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除了GDP总量已连续24年领先,产业结构也相对较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48.91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第二产业增加值27825.30亿元,贡献率达47.1%;第三产业增加值26393.71亿元,贡献率达50.7%.产业结构比虽次于京津沪等重点城市,但也优于浙江和江苏.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本文主要是对中印股票市场的宏观环境以及股票市场的各自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从印度股票市场的发展中得出一些经验,为我国股市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一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东视点     
"直面现实、服务实践"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为了推动理论研究与问题意识的有机结合,本刊组织省内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围绕不同背景下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家会诊"式的理论探讨。本期推出的关于"我们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与进一步改革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的讨论,就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尝试,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统计指标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预警指标之一.分析我国现行的失业统计制度,存在着统计口径欠科学、统计调查方法单一以及统计指标设计不完整等问题,改进现行的失业统计方法,建立完善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信息是失业统计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林正静  左连村 《南方经济》2018,37(11):27-46
文章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测算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深入分析了进口中间品产品质量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多种计量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产品质量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产品质量对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大于其他贸易方式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不管企业是从非OECD国家进口,还是从OECD国家进口,中间品产品质量的提升都可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相比高质量的进口中间品,低质量的进口中间品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相比高生产率企业,低生产率企业能够从进口中间品质量中获益更多,全面提高进口中间品质量可以自动地缩小企业间生产率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