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徐大刚在一次出国的时候,和一位国外同行谈起化工研究院,这位同行听说化工研究院是一家有上千人的研究院所,吓了一跳。徐大刚知道国外的研究院所都是由纯科研人员构成,就向他解释我们有生产车间,中试车间等,因此员工人数多,同行这才恍然大悟。这一个小小的故事,其实揭示了中国应用类科研院所奇特的地位,同时兼具企业和研究院双重定位,上海化工研究院即是如此,其改革的探索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与时尚”的背景下,以上海纺织为代表的传统纺织正在向现代纺织转型月11日,商务部长薄熙来和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上海签订协议,世人瞩目的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画上了句号。在随后的发布会上,曼德尔森称赞中国是个“负责任和很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当然,随着“负责任”这一声称赞而来的,却是中国纺织行业未来勒紧裤带,半饥半饱的日子。  相似文献   
3.
在国资领域先行试点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大大提高国企当中伟大公司出现的概率向文波的博客文章,在质疑凯雷收购徐工机械的同时,也发出了三一重工要参与竞购的战斗檄文。徐工机械从外资的定婚新娘,一下子又成为了民企的意中人,事情的结  相似文献   
4.
很多时候,风险投资商宁可投资一个还在亏损的前沿领域企业,而不愿意投资一个已经赢利了的传统领域企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热潮涌动, 国有企业更是这大潮的主力军。有专家忧虑.国有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就成问题.而并购的企业大都是“垃圾企业”,我们具备这种变废为宝,从垃圾中捡出黄金的能力吗? 从理论上说.企业最好是自身做强了再走出去.但是.由于竞争的压力和时间的紧迫,使得机遇稍纵即逝.企业只能“在游泳中学会换气”。上工申贝就是一个例子,他不惜借助外力推动内部问题的解决,显然。这种近乎“以毒攻毒”,希望“负负得正”的方法充满风险。但是下围棋的人都知道“棋长一尺,无眼自活”.海外并购造就了上工申贝的一条“大龙”.只要“气还在”,就有“翻盘”的可能。对于国资委而言。他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支持或是反对这种倾向.而是要保证企业决策的战略方向正确。并且消除国有企业因为产权因素所造成的关于跨国并购的运作失误。  相似文献   
6.
在资源优势转化为实际利益过程中,也存在着商业贿赂的陷阱在市场竞争中,所有的竞争方都在谋求一种相对主动的地位,而取得了某种主动地位的商家,也同样在寻求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实际利益。一般而言,法律对这类转化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然而这里面也存在着商业贿赂的陷阱,昊理文律师事务所的郑润律师为记者剖析了几个商业贿赂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23日,中国上海浦东.一家互联网公司--中国播客网的CEO倪振源与一家美国风险投资基金Harbinger签订了近百万美元的投融资协议.此时,距倪振源离开中国电信创办中国播客网仅一年零两个月.  相似文献   
8.
在商业地产领域,原来习惯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开发商不得不开始品尝立足于永续经营的产业之痛自2005年3月房地产行业遭遇调控以来,开发商们开始更多地将目光转向了商业地产,然而,现在又有一些新问题开始困扰着他们。一直以来,经济学家有一种观点认为解决了产权问题就解决了企业的经营问题,但事实证明,仅仅明晰产权远远不够的。当上海大部分的商业地产以为凭借“持有物业”的模式探寻到了出路时,新的资金链开始崩紧。这时,一种  相似文献   
9.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明星,但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许多供销社陷入了困境,上海市金山区供销社也不例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金山区供销社经营状况之差使得不少人怀疑供销社的旗子能够扛多久。但是,几年过去,人们的这—想法发生了根本转变,金山区供销社最终走出了一条资产经营的新路,到2004年底,全社资  相似文献   
10.
2005中国国资十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即将过去,中国的国资国企 改革又走过了一年,身在其中者甘 苦自知。随着国资改革迈向深水 区,对改革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 期待,既要有大刀阔斧的勇气,又 要小心翼翼地推进。回顾过去是为 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上海国资》精 选了20005年国资领域的十大事件, 以期通过这些个案为您厘清国资改 革的进程与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