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实现我国政治民主化必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懈努力,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消灭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民主政治就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对国家管理的最高权利.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民主政治的基本实现形式是国家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全面小康”是“共同富裕”进程中一个重要阶段。中等收入者阶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社会基础,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道德建设之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道德是文化的精髓;文化建设要以道德建设为核心。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关键是要增强公民的道德责任意识。道德责任缺失是我国的一个社会现实。责任缺失的问题多是由于责任意识淡漠所致;责任意识淡漠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要通过道德责任教育,做好榜样示范,树立、宣传、道德榜样,加强责任制度、责任文化建设和公民自觉增强道德责任意识的自我修养等途径,提高全民的道德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理念深刻影响着执政党的号召力、公信力和执政绩效,乃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塑造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要塑造和完善符合人的发展和人类共同需要的执政理念,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奠定深刻的思想基础和宽广的社会基础;要不断创新,保持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先进性;要把执政理念落实到执政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因为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 ,我们必须以十六大的精神为指导 ,努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民间组织明显地区别于政府机关和企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发展民间组织、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思路、更加宽容的态度和更加规范的运作来支持和发展民间组织。  相似文献   
7.
在“硬实力”影响逐渐式微,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力却日渐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软实力”表现出空前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在国内,而且主要在社会、政治方面,在于各种各样的现实社会矛盾冲突。在我国,政治生活具有优先地位,制约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只有提升我国国家内部政治软实力,我国文化、经济、社会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统一战线关系到政治软实力的生成基础与资源转换,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强大的整合力,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软实力”。必须一如既往坚持做好统战工作,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