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柴秀波 《发展》2007,(3):67-68
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这些都给人们以很高的成就感.但是,繁荣的物质生活、繁忙的日常生活却掩盖不住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衡与失重.空虚、失落、不安和孤独,在一定程度上充斥着人们的心灵,人们找寻不到生存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柴秀波 《黑河学刊》2007,3(1):85-87
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无形当中就使科学教育的地位突显。相应的,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就落到了次要的位置。这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不利于对具有完善人格主体的培养。人文教育关注的正是人性的养成和人格的塑造,而具有完善人格的主体应该是具有追问生存意义的自觉意识,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完善人格主体的核心内涵,也理应成为当前人文教育的核心和主旨。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内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01年9月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以来,学术界从本体论、方法论、唯物史观和发展观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提出,"以人为本"也应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无论是十七大报告,还是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特别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系统地论述过教育公平问题,但是,马克思的相关教育思想和公平思想。可以为我们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的教育公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衡和危机,首先表现为生态的日益恶化;其次表现为社会的日益病变;最后表现为自我的日益分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三层含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而这种和谐的状态是以人们感悟和提升生存意义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  相似文献   
6.
柴秀波 《商业时代》2007,1(31):10-11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市场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