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洋行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特有的社会现象,作为外国人在华经营的商业机构,它伴随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而孽生,又伴随列强在华特权丧失而消亡。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曾经吸引了几百家外国洋行在此落户。依仗资本优势和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洋行在这里将触角深入到中国腹地,搜刮内陆地区的物产,其中毛皮原料是主要的大肆掠夺的物品之一。几十年里洋行掠走的毛皮数量惊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皮革业和毛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历程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我国开始设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1991年开始试点现在称为“老农保”的模式。由于“老农保”在制度设计中存在着不少弊端,无法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到20世纪末已处于名存实亡状态。与这一进程相应,学界对此问题特别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升温。  相似文献   
3.
赵金英  梁瑞敏  姚秋月 《时代经贸》2013,(2):109-109,111
论文针对加工贸易单耗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层面具体阐述了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探讨了成本管理与加工贸易耗料管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5.
梁瑞敏  李军 《价值工程》2013,(2):178-180
由于受不确定性的影响,传统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已不能全面衡量一个项目的价值,实物期权方法是一种能定性和定量考察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方法。本文采用实物期权理论对项目的灵活性价值定量计算,并结合EXCEL对项目各项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对期权价值的影响较大的因素,以便于在实际应用时尤其要关注敏感性因素值的确定与变化,以帮助决策者抓住重点,做出科学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作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由子女、配偶等亲属提供衣、食、住、医等照顾和服务的亲情养老方式,对于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已正逐步弱化。为什么存在千年的家庭养老方式会面临此种困境,其存在的和运行的条件是什么,现阶段传统家庭养老又面临哪些挑战,农村养老的出路又在哪里?文章将就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7.
梁瑞敏  高鹏 《科技和产业》2014,14(9):125-129
科技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对科技创新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至关重要。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DEA评价方法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山西省科技创新活动十年的相关数据,获得各年份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并绘制了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动态发展趋势图。结果发现,山西省科技绩效发展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山西省的科技绩效平均水平较高;非DEA有效是由于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历程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我国开始设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1991年开始试点现在称为"老农保"的模式.由于"老农保"在制度设计中存在着不少弊端,无法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到20世纪末已处于名存实亡状态.  相似文献   
9.
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作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由子女、配偶等亲属提供衣、食、住、医等照顾和服务的亲情养老方式.对于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已正逐步弱化。为什么存在干年的家庭养老方式会面临此种困境.其存在的和运行的条件是什么.现阶段传统家庭养老又面临哪些挑战,农村养老的出路又在哪里?文章将就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