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4篇
经济概况   2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大学林准祥先生的论文《广东银行研究》 ,在正式发表之前 ,我是它的最初读者之一。这篇论文根据 1 977年发现的一张嘉庆朝广东银行的银票 ,对鸦片战争前外商在华银行的发展 ,提出了一个相当全面的叙述和论证。就我所知 ,这个问题的提出和材料的公布 ,在大陆尚属首例 ,而林先生的论文 ,既富有独到的学术创见 ,又具备坚实的资料基础 ,因而它的发表 ,定会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作为最初读者之一 ,我想接着林先生论文的发表 ,谈一点自己读后的心得和感想。希望能引发读者对此文的研读兴趣。在这篇论文中 ,作者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  相似文献   
2.
国民收入是反映社会再生产全部过程和最終結果的綜合性經济指标。关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最終使用的理論,在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經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經济建設的發展,以馬克思列宁主义国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19世纪60年代“同治银币”方案的提出这一具体史实,对英国政府、英占香港当局和中国政府三方在币制问题上的不同考量,即对英国实行金镑制,中国实行银两制而香港当局在二者之外实行银元制各自不同的背景和根据、以及彼此之间的矛盾,分别加以分析。特别着重说明香港独立实行银元制的成功和它对历史、地理各方面条件的顺应所取得的优势地位。与此相对照的,则是中国清王朝对币制改革的抵制和长期币制混乱之所由来。这种混乱的局面,可以说,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币的出台,才最终加以结束。  相似文献   
4.
1961年彭泽益先生发表了他的具有开创性的论文《鸦片战后十年间银贵钱贱波动下的中国经济和阶级关系》,1983年该文收入他的论文专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本文是作者根据上个世纪80年代阅读彭先生大作时所做的一些读书笔记整理而成的,本文认为影响中国白银汇价短期波动的直接因素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而中国白银汇价长期变动的最后根据是国际金银市场的供需状况。白银汇价的变动也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银贵钱贱现象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工农结合的小农经济对机制洋货的抵制;最后,鸦片战后10年间,西方国家用以平衡其与中国贸易的主要工具,仍然是走私进口的鸦片。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问题,是一个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它对正确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都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作者的一点初步看法,很不成熟,希望得到理论界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上看馬寅初“經济理論”的反动实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冬,馬寅初先生写了“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一書,广泛地涉及哲学、政治經济学以及現实經济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問題。这本書是經济学界的一面白旗,書中集中暴露了馬寅初的資产阶級观点和立場。因此,从出版以后,就受到許多同志的批評。但是,从馬寅初今年5月和了月先后在“光明日报”上所發表的兩篇答辯的文章看来,很显然,他並沒有認真考虑同志們的意見,从而也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为了帮助馬先生能够早日从資产阶級的泥坑里拔出来,我們認为有必要从历史上检查他的經济思想,说明今天馬寅初的經济理論不过是解放前他的資产阶級庸俗經济学理論的延續,从而引起馬寅初对自己的錯誤性質有足够的重視。  相似文献   
7.
在厦门大学领导和中外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者的关怀和扶持下,本刊走过了五年的历程。创刊伊始,我们便确立了“立足本校,面向全国,面对世界”的宗旨。即:作为一个大学的出版物,必须为发扬本校的学术优势,培养人材,建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的目标服务;作为全国性的专业杂志,又必须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为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在已经出版的20期中,我们坚持实行了这一宗旨,体现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办刊的经验,逐渐成长起来了。在创刊五周年之际,我们邀请部分中外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家撰写了一组笔谈,以资纪念。我们衷心感谢他们的厚爱和鼓励,决心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把本刊办得更出色些。  相似文献   
8.
四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标志着近百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辛亥革命已经达到了它的最高点。但是“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徹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徹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它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之所以发生和它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是当时中国内部和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矛盾的发展的必然结果。五四以前的历史为五四运动作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从棉纺织品的贸易看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问题,我在过去几年曾经陆续发表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在还在继续探索,想进一步从若干侧面作些专题性的考察。本文就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虽然它离作出正确结论的要求仍然非常遥远,但是作为一个探索的途径,也许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手工业及其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篇文章是我近几年来探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研究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必须涉及到的重要方面。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状况的研究,在近三十年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中,有很大的进展。虽然现在离作出结论还很遥远,但已经取得的成果,却斐然可观。对比之下,中国近代手工业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问题,也就是,进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