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心村作为农村居民集聚点及周边自然村服务中心,在建设美丽乡村、科学安排乡村用地布局,引导农村产业化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实践中,政府决策与管理人员、规划设计人员、乡村干部与群众对于中心村选择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目的]文章通过构建中心村选择的ROG模型,科学合理选择中心村。[方法]以公众参与规划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鄂东平原地区乡村规划编制与管理为实践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影响中心村选择的主要因子,构建村庄质量模型(M)与总相互作用力模型(G)。然后结合住区选址限制性条件(R)与村民意愿(O),构建中心村选择的ROG模型,并进行典型例证。[结果]用ROG模型计算各自然村的ROG数据,选择ROG数据最大的自然村为中心村。[结论]该模型可减少中心村选择的盲目性与主观性,实现中心村选择的科学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为实际工作提供直接指导。  相似文献   
2.
洪光荣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67-268,272
分析普通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实际及课程教学,提出应适应科学发展观,重视社会需要和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课程纵向安排等方面优化配置,强化已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发展可分初始、扩展、互动融合协调三阶段。应准确把握小城镇所处阶段,采取不同政策和措施,不搞“一刀切”;同时创造条件,促其向更高阶段转化。本文具体分析了湖北大悟新城镇发展的三阶段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鉴国内外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分析天水市的城镇成长模式。并从模式本身、区域整体、城镇成长因素等方面对城镇成长的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设计课程现存三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提出设计课程教学应适应技术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师生融合的阶段式、多环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规划与村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应强调可操作性。尊重现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从基本思想、村庄布局与建设方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近期建设等九方面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规划编制应体现"四结合"思想和"实用、简洁"原则,加强村域居民点布局研究,重视规划过程监督及评审,提高规划编制管理水平,严肃规划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8.
洪光荣 《乡镇经济》2009,25(10):66-67,80
文章从创新政策体制和措施、循环累积、政治中心吸引及非农产业推进等角度出发,探讨集市贸易业一农业生产、加工业一农业生产、旅游业一资源开发等镇村经济统筹发展形式,并以四门镇、太京镇、新城镇等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前,行政村域自然村数量多,布局分散,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中心村选址人为性大.村庄建设片面追求房屋重建。本文依据近年湖北孝感市农村规划建设实践.提出行政村域自然村在规划期内的三种发展趋势:中心村、保留村、搬迁村;中心村来源的四种类型:发展型、连接型、趋向型、新建型:中心村建设的三种实现方式:整治型、整治与新建结合型、新建型,、美丽乡村的实现需合理规划村庄布局.需要道路、工程管网系统建设及土地和宅基地流转等制度设立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规划实施管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前新农村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规划实施的两阶段,指出了推进新农村实施管理的措施,如适宜迁村并点,加快中心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村镇规划师制度,建设和保护村庄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