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6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中国沿边口岸与城市腹地互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沿边一类口岸城市分类后,在建立沿边口岸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SPSS11.5软件的因子分析,揭示我国现阶段沿边口岸与城市腹地互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口岸经济是岸城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口岸经济地域单元是岸城互动的地域增长空间.目前,口岸经济因子对沿边口岸县级城市的综合发展影响明显,对沿边口岸地级城市发展影响较弱.在口岸经济地域单元内加速推进型产业的极化增长是实现沿边口岸与市域腹地互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如何推动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民营经济这个“亮点”真正亮起来,并使之在竞争性领域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亚丰 《科技和产业》2005,5(10):35-37,41
21世纪是世界各个经济区域进行合作的一个良好开端,因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已趋于走向成熟,随之而来的区域经济合作更富有时代特征,并对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产生了强烈影响。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相对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本文将从世界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经贸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认为这个地区未来在资源开发与合作、工业及加工贸易合作、资金、劳务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5.
1.辽宁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体制存在的问题 1.1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体制不顺 就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来讲,机构名称在全省范围内尚不统一,社会保险五个险种的业务也没有统一经办,政事不分,有的失业、医疗保险业务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有的的养老、工伤保险业务在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生育保险业务在各市经办机构也不统一;社会保障业务中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在民政部门主管等等.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本将利用1996年和2000年两个时点的投入产出表,分析沈阳市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丹东建设国际性口岸物流中心的经济学依据 梯度理论认为在推进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与转移递推时,应从既有的经济技术梯度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和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逐步渐次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8.
从已经垮掉的许多企业来看,企业失败的最根本,最突出的原因,就是核心竞争能力太弱,或说从未想到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巨人集团在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尚未真正表成时,去经营其它产业,结果只落得个惨败的命运,另外,有的企业纵然已经建立起一定的竞争力,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归结上述两种现象有一点值得我们现代企业去思考,那就是企业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科学的应用创新,使企业在现代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沿边口岸城市是中、蒙、俄、朝四国之间贸易的重要通道,是东北亚国家陆海相连的纽带。本文对中国东北沿边口岸城市物流业与腹地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地区货运总量、地区GDP的发展进行定量分析。采用东北沿边11个口岸城市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定量模型计算等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沿边口岸城市物流业与其腹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沿边口岸城市物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模式,即基于货物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发展模式和口岸城市与腹地区域互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辽宁是我国对朝鲜半岛发展经济贸易的前沿,是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和联系的纽带,强化对朝鲜半岛贸易往来战略调整是目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东北地区的振兴以及辽宁省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我国辽宁对朝鲜半岛外贸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动态分析出发,提出未来辽宁对朝鲜半岛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