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45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可能有人以为,一向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必定崇尚经济自由放任。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毋庸讳言,西方国家,正是一向搞市场经济的国家。但是迄今主要在西方发展起来现代经济学,却非常注重分析市场力量的缺陷,强调政府要对市场和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说句俏皮话,西方国家可没有我们现在处处可见的那种乱轰轰无章法的情形。市场经济,绝不等于自由放任。近年来,在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界,“政府在  相似文献   
3.
只要我们的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律,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无论是否承认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还是把是否承认有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作为区别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标志,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决心搞市场经济才几年,居民已经开始领略竞争带来的实惠.交通运输可以算是新近的一个例子,飞机、火车和巴士的竞争,不仅使价格下降,尤其使服务质量上升.虽然每年都有通货膨胀,可是现在花比过去更少的钱坐火车,却居然可以得到过去只有乘飞机才能获得的服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有许多困难,但是现在就可以预料,好事会接踵而来,好事还在后头.不然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瓦里安谈信息市场和信息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学的学生都知道瓦里安(Hal R.Varian)教授,是因为他给研究生写的<微观经济分析>和给本科生写的<中级微观经济学>这两本教科书.在我国经济学比较好的大学,这两本书也都比较流行.  相似文献   
6.
王则柯 《企业文化》2007,(12):28-29
2007年度经济学诺贝尔奖已经揭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赫维茨教授、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马斯金教授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迈尔森教授"因为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石"而共同获得这个奖项。  相似文献   
7.
三、非正规经济与社会流动 李明欢(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劳动力市场跨国化和跨国的非正规经济 我要谈的题目是关于劳动力市场跨国化和跨国的非正规经济.从字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和本次会议主题有一定距离的话题,因为我讲的是跨国的非正规经济,而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的非正规经济.那么,两者是否有联系呢?我想到一件事,大概是2001年吧,我到加拿大UBC,即位于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会上,一位加拿大教授在谈到跨国技术移民问题时,非常激动地挥着拳头大声说道:是千百万中国农民养育了比尔·盖茨!当时正是比尔·盖茨的微软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唏嘘声,我作为在场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感到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8.
9.
2007年度经济学诺贝尔奖揭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赫维茨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马斯金教授和芝加哥大学的迈尔森教授“因为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石”而共同获得这个奖项。我借题发挥,写了《制度和机制也是第一生产力》,发表在《南方都市报》2007年10月17日A31版上。拙文简介信息经济学,简述机制设计的意义和困难,提出:比起科学技术和人才,制度和机制才是第一生产力。又两天以后,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邓子滨的文章《经济人的机智与法律人的忧虑》(2007年10月19日A2版,以下简称邓文),对拙文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0.
华钟师打电话考我:“知识经济谈得那么热闹,能不能介绍一本书看看?” 在经济学成为显学的大背景下,因为国家领导人肯定“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著作就纷纷出场,其中许多论述,讲了半天,却没有谈到知识经济的根本点,即和土地、劳动、资本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相比,知识是唯一不服从边际报酬递减率的生产要素。这是基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知识经济”的概念的主要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