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12):74-74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进程的第一年。随着各类改革如火如茶地展开,我国多个税收制度也踏上了大规模、大范围的变革之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这个充满改革的大背景下,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心态转变,投身到各类改革热议和意见征集中。在过去的半年中,在名目繁多的各类改革中,个税改革无疑是最牵动人心的热点。最近,个税改革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事实上,从最初各类"小道消息"漫布,到最终个税修正案征集意见结束,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显得格外艰难。  相似文献   
2.
在如火如荼的房地产蓝海中,流于常规的营销方式只能惨遭淘汰,唯有那些秉承"敢为天下先"理念的开发商才能长久屹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州星河丹堤试饮"PM2.5空气营销"头啖汤,打响地产行业新营销战略的第一枪。购房者如今趋于理性消费,房地产营销策略的重点绝不仅仅在于漂亮的广告和吸引人的口号,而是注重集品牌、产品、营销手段于一身的整合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首名为《忐忑》的歌曲在网上爆红。歌曲没有歌词.旋律在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歌者龚琳娜演唱时表情夸张.被贯以新艺术歌者称号。有人认为它独具新意。有人认为它根本就不是歌。或者.它在网上爆红的原因还有……  相似文献   
4.
“低龄留学”,来势凶猛 自小时候起.就与英语有着不错的缘分.除了自己爱好英语并且水平不错外,哥哥姐姐们都有过留学经历,而现在也是做着与英语、留学相关的工作。正因如此.笔者对于中国的留学趋势一直密切关注着.而近几年越来越热的留学“低龄化”现象,无疑是最具有触动性的了。  相似文献   
5.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Z3):52-56
二十多年前,日本游客的购物盛况曾震撼了世界——挎着相机的日本人,成群结队地如潮水般涌进欧美的各类高档奢侈品店铺,指着陈列的商品大声嚷道:"这一排全要了!"如今,这般景象仍然存在,只不过主角换了人。世界各地的购物"大亨"们从日本人变成了中国人。中国富了、强了,中国人不差钱了,国内的奢侈品店更是从一间没有到一年比一年多了,可为何奢侈品的消费却大量流失了?问题不仅止于此,奢侈品的"中国难题",很多。  相似文献   
6.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0,(24):48-50
你是否真正了解华尔街? 许多人都愿意把华尔街简单明了地称为“世界金融中心”。但笔者第一次接触到“华尔街”这个名词时,觉得WallStreet(华尔街)发音很像“WorldStreet”,于是心想原来华尔街更像是一条世界之街,因为在这样一条街中,有自己向往的高盛、摩根土丹利,  相似文献   
7.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Z4):32-33
前不久看了一部日剧,叫做《Perfect Report》,翻译过来就是"完美报道"。此剧由于档期不佳,收视率不尽如人意,但却比其他任何一部高收视率作品都吸引我。喜欢它可能是因为演员们的精彩表现,但更是因为它传达了新闻媒体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一名名新闻工作者在挫折中爬起、追求事实真相的磨砺过程。新闻媒体不是什么统治者,但却有着巨大的导向力和影响力。媒体的一词一句,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生存甚至是生命。媒体的本质,就是时刻追求真相、报道真相。  相似文献   
8.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Z2):68-70
2011年7月,就在中国高考生、中考生焦急等待分数、期盼金榜题名之时,越来越多的高中、初中生加入了"弃考一族";2010的末,中国的留学市场高奏凯歌,出国留学总人数已突破25万,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学生所占比例已达19.75%;2011年的现在,寒假和春节长假将至,不少中学生家庭计划全家出动,前往国外考察学校并参加面试。低龄留学,在中国,尤其在东北地区已成风气。  相似文献   
9.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10):56-58
非诚勿扰是什么?几年前你也许会嘲笑这个问题的肤浅。没错,这个问题的确简单,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会知道这个成语的含义。然而一个词语、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给予大众的印象和表象可远没有词语的意义那么简单。几年后,非诚勿扰,让许多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那部火到不行的电影。现在,电影出了第二部,仍是风风火火。但"非诚勿扰"四个字,在大多国人心中,却已彻底成为一个电视节目的品牌形象和专属名词了。每个周六、周日的晚上九点,不管是省长还是市长,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农民工,统统被江苏卫视"收编"到电视机前。但本刊的一个调查发现,被《非诚勿扰》彻底打倒的观众,60、70年代出生的居多,80后起初也被吸引过,但很快就"转过头去不看你"了,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一位80后女生关于《非诚勿扰》的N个观点。  相似文献   
10.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Z2):86-87
最近,一首名为《忐忑》的歌曲在网上爆红。歌曲没有歌词,旋律在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歌者龚琳娜演唱时表情夸张,被贯以新艺术歌者称号。有人认为它独具新意,有人认为它根本就不是歌。或者,它在网上爆红的原因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