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组织资源与企业合作:基于关系的视角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本文针对企业资产专用性风险与垂直一体化分解之间的矛盾,提出应当用跨组织资源来探讨企业之间合作的本质。这种资源依赖于企业合作中的网络关系.并随着关系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性质。基于跨组织资源,我们对企业合作中的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跨组织资源化解了资产专用性风险与一体化分解之间的矛盾.并推动了企业间合作的实现。本文提出,跨组织资源是在特定的机制与环境中创造租金的,同时对组织环境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而跨组织资源与其所嵌入的企业合作网络之间是一种互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间组织理论:基于不确定性与缓冲视角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罗珉  王雎 《中国工业经济》2005,(10):104-112
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性组织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功能在于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和缓冲机制的建立。本文基于不确定性理论.探讨了生产性组织形态向中间组织形态的演进,提出应对不确定性的缓冲功能与利用不确定性的创新功能两个方面是组织形态演进的核心问题。缓冲功能打破了一体化组织的边界,是中间组织形态的必要条件;创新功能真正决定着中间组织的发展与壮大,是中间组织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
吸收能力的研究现状与重新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6年来,吸收能力作为管理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工具而备受青睐。但是,近乎功利性的概念具体化让吸收能力研究陷入了误区与困境,因此有必要对吸收能力概念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本文认为,从组织间合作的角度看,吸收能力实际上是组织自身吸收能力与组织间关系的函数。吸收能力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战术上的可操作性与实证检验,而在于为组织提供战略指导。吸收能力与核心能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组织间合作与组织竞争优势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知识共同体的构建:基于规则与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开放式创新成为信息时代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尤其是消费者、用户、专家等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知识的分享与创新不仅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网络,而且上升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但是,创新主体的多样化与创新速度的不断提升分别导致了多样性与动态性的组织悖论,由此引发了多样性与一致性、动态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组织矛盾。这些悖论与矛盾为知识开放式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站在企业的角度,提出知识共同体的构建思路,探讨这种中间组织特有的组织规则与组织结构,旨在解决创新所产生的组织悖论,推动知识的开放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6.
试论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属制度内生演化与PFI模型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涌现的非常规现象,不仅造就了Teece在1986年提出的创新获利(profiting ftom innovation,PFI)模型,而且也为我们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完善和修正这一重要模型提供了契机.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创新获利这个问题随着开放式创新的蓬勃发展而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本文在PFI模型的基础上,以专属制度内生演化这一非常规现象作为切入点,将多元化的创新主体纳入观察范围,运用组织间关系理论,基于专属制度对互补性资产的杠杆效应进行了嵌套式分析,试图对PFI模型进行探索性修正.  相似文献   
7.
组织间创新性合作:基于知识边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组织间合作创新的本质是组织共同创造知识的活动,知识边界则从本质上反映着组织间关系与互动。于是,本文从知识边界的角度来研究组织间创新性合作.通过分析边界的三个维度,揭示出知识边界复杂性的显著增加诱发了机会主义行为.并降低了知识转移与创造的效率。进而,本文提出了摆脱困境的应对办法,包括建立知识的共同产权,发展共同语言,对边界人员充分授权以及管理者角色的转换。本文是“从企业到共同体”组织变革研究中的一次基础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2003年年底,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的出台第一次对MBO问题进行了明确表态并提出了基本规则,这意味着对MBO的开禁.但是近日,国资会又指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可见虽然MBO在全球盛行,国内上市公司通过MBO达到管理层控股的已超过百家,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性,MBO在真正实施起来仍然存在极多漏洞.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块化技术的作用,资产专用性下降,垂直一体化企业被分解,全球价值链得到重构,跨组织大规模协作则逐渐成为组织间合作的重要形式,成为维基经济中财富创造的新引擎。它使企业能够利用群体智慧与自组织作为有力的杠杆来削减成本、快速创新,与顾客、合作伙伴共同实现价值的创造,从而顺利地构建起21世纪的商业平台。本文就跨组织大规模协作这种新型生产组织形式的特征、实现要素以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的企业发展与变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蜘蛛的灵活与蛛网的稳定,可以使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变化的环境与激烈的竞争,快速反应,伸缩自如,达到"跳蚤有形,大象无形"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