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3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系性契约、契约成本和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关系无论从本质还是从形式上看,都是一种契约关系。契约又可分为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对于契约形式的选择关键取决于这种契约能否节省交易成本,一个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就是现实中相对最优的契约。而委托代理关系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其实就是针对代理人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一个合约,那么最优的委托代理契约就是能有效降低代理人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费用的契约。本文在一种委托代理框架下,从契约理论角度考察了中国乡镇企业委托代理契约形式演化的过程及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中的三大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三大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这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这关乎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中国的崛起所带来的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这关乎中国能否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加速发展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曾经出现过3次圈地热,分别是在1986年、1992年和2000年。伴随着这三次圈地热的发生,中国农村出现了大批的失地农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供的数据表明,1987年到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6万亩,其中70%以上为征地,也就是说至少有2276万亩耕地由原来的集体所有变成了国家所有。一般每征用1亩土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据此估算,目前全国失地农民已经超过3500万。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贝克尔把人力资本投资描述为“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活动”,可见,投资是一种增加未来收入(物质和非物质)的活动。作为一种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同样也可会产生收益,这种收益放大到社会层面,即个体的人力资源增加,将提高人力资源对信息、知识、技术的获取、运用和转化能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带来社会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的增长正是源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6.
盛艳  盛乐 《商业研究》2004,(24):13-16,33
人力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 ,它通过产生“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产出的增长 ,同时它还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 ,消除资本、土地等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以保证长期的经济增长。而控制权是人力资本产权要求的核心 ,因此 ,要有效激励和约束人力资本 ,使其发挥作用 ,关键是根据人力资本的特性 ,有效界定其产权 ,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对自身能力的直接控制权、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支配控制权、对收益的剩余控制权以及对违约责任的抵押控制权 ,这样才能优化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状态 ,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 ,进而保证人力资本对经济递增效应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关系的界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围绕物质资本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了二十余年历程后,依然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突破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要理论的不断引入并与中国现实实际结合发展,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改革随这显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笔通过企业家人力同产权和持征、构成等的分析,对这一领域作了尝试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和乡镇企业经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攻坚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权已日益成为分析企业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经济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在已有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对乡镇企业经济效率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盛艳  盛乐 《企业经济》2005,(4):83-85
家族企业是一种家族资产占控股地位,家族规则与企业规则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态,它常常被描述为一种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并认为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但在家族企业占绝大部分比例的浙江,依靠家族企业区域产业集群,成为中国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原因在于浙江的家族企业在经营中,已经融合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从制度层面克服了家族企业自身发展中的弊端,促进了企业的长效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浙江的“家族企业”才更显得富有内涵,与众不同。因此,中国的家族企业若能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将是经济形式中绝对有效率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59岁现象”和人力资本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艳  盛乐 《经济师》2002,(4):28-29
“5 9岁现象”是我国近几年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所谓“5 9岁现象”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 ,由于中国收入分配还没有一个比较规范合理的办法 ,一批有权势的人物 (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的企业家 )在位时拥有较大的权力 ,一旦离职 ,造成预期效用前后的悬殊 ,心理不平衡 ,于是就产生了临近退休之前利用自己的权力“狠捞一把”的“5 9岁现象”。之所以称之为“现象” ,是因为它在转轨时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细加分析企业家的“5 9岁现象” ,文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有其深层的产权根源 ,即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残缺导致了产生“5 9岁现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