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刘勰的"比兴"观独到之处是对"比兴"范畴审美特点的阐释,时六朝以后"比兴"观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六朝以后的"比兴"观点很明显带有有刘勰<比兴>篇痕迹.后世文论家基本从三条线索继承发展了刘勰的"比兴"观:修辞方面,审美特征,政治功能方面.  相似文献   
2.
石恪 《魅力中国》2013,(10):298-299
丧葬习俗是一个民族对亡者的处置程序。被赋予了很多人类独有的认识和观念。文中主要从黔中苗族的丧葬仪式入手,窥探到苗族人民重视人的灵魂的永生;重视阴阳的沟通;重视对祖先的崇拜和感恩,从中探讨其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3.
石恪 《魅力中国》2010,(27):186-187
刘勰的"比兴"观独到之处是对"比兴"范畴审美特点的阐释,时六朝以后"比兴"观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六朝以后的"比兴"观点很明显带有有刘勰《比兴》篇痕迹.后世文论家基本从三条线索继承发展了刘勰的"比兴"观:修辞方面,审美特征,政治功能方面.  相似文献   
4.
"比兴"概念萌芽于上古时代,先秦时被明确提出."比兴"概念的生成因素,不仅受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影响,而且也离不开当时社会环境的条件和文学创作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