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清我国外汇储备的经济属性是合理使用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前提。本文的一般分析说明,外汇储备并不是政府的一笔收入,不能、随便花费掉,需要作为保持较高流动性的资产来运用。但是,同我国汇率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背景相联系,我国外汇储备中的少部分又有“铸币税”性质,具有财政资金属性,目前这种性质的外汇储备与财政还没有形成循环联系。以这两方面的认识为基础。,本文提出合理使用外汇储备的四大类办法。最后指出储备合理运用还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设法减弱外汇储备增长和货币发行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欧洲12国、南部非洲和中东国家等地区的区域性货币合作正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开。从成员国经济利益的角度看,一国加入货币同盟既有收益,也有成本。明确货币同盟给相关国家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具体来源、性质和数量大小,进而对一国加入货币同盟的成本和收益做出科学的综合比较权衡,对货币同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进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国放弃本国货币加入货币同盟的政策选择,在国内会不会产生经济利益得失团体和从经济利益上讲对政策的支持者或反对者?本文的分析总体上做出了否定的回答,说明一国在决定加入货币同盟时,可以主要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角度进行收益和成本比较,而不必额外关注国内利益关系的变化.本文借助文献中的一个访谈调查,讨论了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形成对成员国国内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本文还简要地比较了国际贸易政策和货币同盟政策对一国国内经济利益关系影响的不同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4月14日到25日,我于日本东京参加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日本一桥大学联合主办的“亚洲公共政策研讨班”。研讨班有来自11个亚洲国家的25人参加,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蒙古、斯里兰卡和五个东盟成员国家(印尼、越南等),每国2-3人,主要来自各国的财政部、央行和政府研究机构,其中包括蒙古央行副行长、印度总理办公室局长、印尼央行货币政策与研究局局长等。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东亚货币合作滞后的状况更加凸显。如何走出亚洲国家"一个国家,一种货币"的货币林立的状况,走向东亚区域货币?本文对历史上的两个典型货币同盟以及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进行剖析,以期对下一步实质性的推动亚洲货币合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最优货币区批判性评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尝试对指导货币同盟实践的流行经典理论“最优货币区”(OCA)进行批判性反思。第一,OCA理论某些标准自身有理论弱点,且标准间存在常被人们忽视的替代、交叉、因果和矛盾等种种关系。第二,OCA标准有内生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政策的适用性。第三,OCA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世界经济运行环境的新变化和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重新界定了被OCA理论强调的货币同盟的宏观成本。本文的结论是: 1.货币同盟的政策制定者要谨慎使用OCA标准,防止简单化和机械化倾向; 2.为OCA理论强调的货币同盟的宏观调整成本并不是那么高,对货币同盟形成应持有更为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人口年龄结构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的焦点问题.研究失衡,不能仅关注投资、汇率等层面的原因,还要探求失衡背后的深层原因.本文用由人口年龄结构的国别差异引起的各国储蓄和投资大小关系的不同,来解释各国经常项目的盈余状况和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并粗略预测今后全球经济失衡分布的变动趋势.我国目前的贸易顺差其实是"人口红利"期为应对未来"养老"而在海外积攒的储蓄,在老龄化全面到来后,这些海外储蓄还会通过贸易逆差被用掉.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动员储蓄、配置资金、分散风险,其重要性日益引起各方重视,改革措施在不断推出。我们认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设计的基本前提是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殊性质、结构层次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在对农村金融问题的整体研究中,应该把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研究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并注意以扎实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使研究走向全面、系统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储蓄小于投资,经常项目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项目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项目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外资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通过引入国外高效率的金融中介完成我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我们已为此付出不少成本。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全球经济不平衡,其实是历史上几次国际经济不平衡的重演,产生根源都是主权货币作国际货币为特征的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只是顺差先后集中于不同国家,曾经是西欧和日本,现在是中国等东亚国家。一般性政策会在一段时间缓解失衡,但由于失衡产生的根源仍存在,以后同样甚至更大程度的失衡还会出现,只是那时顺差国可能变成印度或巴西。我国是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局中人",要深刻认识失衡的国际货币体系根源,不要局限于表面现象讨论,防止调整责任再次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