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地区信用水平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地区信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地区的信用水平进行量化分析,是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有益创新,是判断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科学实践,是社会信用体系研究的细分和深化,有助于加强宏观调控、防范区域信用风险、改善社会信用环境,进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地区信用水平评价研究在周内属于较为前沿的领域,已有的研究也是从各自视角对地区信用水平做一评价,视野偏窄,侧重点不一,缺乏综合性、全面性. ——近年来,包括联合资信、中诚信、大公国际等在内的大多数国内的信用服务机构对地区信用评级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对评价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标准不一.而标准普尔、穆迪等国外知名信用服务机构的评价方法虽较为系统,但由于其评价方法基本建立在成熟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与我国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较大的不适用性;另一方面,国际评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左右,评级机构给予中国的评级往往有欠公允,甚至带有歧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进  王宁江  章铖 《浙江经济》2006,(20):22-2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我国是项全新的事业。近几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开展实践和探索,成为各行、各业、各地关注的热点。因此,科学认识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建设路径,用以指导实践,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较为紧迫。  相似文献   
3.
章铖  江玲洁 《浙江经济》2003,(23):42-43
当前,在已普遍进入到工业化中期、且面临着产业结构高度化任务背景下,以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地区资源禀赋等实际,制定引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上有意识、倾向性发展的导向性政策,已成为各地政府创新、求变、发展的现实选择。产业发展导向作为对经济实施有效干预的宏观手段,有利于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  相似文献   
4.
信用产品是一种防范信用风险的专业工具,企业信用管理过程就是广泛使用信用产品的过程,浙江企业信用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企业能否有效使用信用产品以及市场缺乏高质量的信用产品上。  相似文献   
5.
钱建鑫  章铖 《浙江经济》2005,(15):42-43
2005年6月,由浙江省信用办组织的首届信用管理高级研修班一行23人。赴香港金融管理学院进行了为期7天的培训考察。在港期间,全体学员研修了国际信用发展趋势、香港信用体系建设情况、金融税务信用风险控制等知识,考察了邓白氏大中华区总部、香港城市信用管理集团、AEON信贷财务(亚洲)有限公司等机构,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