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博大精深、理蕴醇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出其"自强不息"、"其命维新"的鲜活生命力.礼乐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儒家推崇周化礼乐,并将其发展为完整的礼乐之学.礼乐的作用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提供生活砍序,为人类未来提供福私.礼乐的本质是仁.正因为有仁的理性自觉,礼乐才易被社会全体成员所接受.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孔子早在数千年前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乐治国主张,他所孜孜以求的礼乐之冶的社会实际上也是和谐社会.这一重合看似不可思议,却又是必然的历史,那我们应该如何直面、理解已绵延数千年,但时至今日仍余韵不歇,还无时无地不在潜制着我们思维信念与行为范式的这种古老的礼乐文化传统?因此,我们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古代"礼乐"文化中发掘,实现传统与和谐社会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博大精深、理蕴醇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出其"自强不息"、"其命维新"的鲜活生命力.礼乐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儒家推崇周代礼乐,并将其发展为完整的礼乐之学.礼乐的作用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提供生活秩序,为人类未来提供福私.礼乐的本质是仁.正因为有仁的理性自觉,礼乐才易被社会全体成员所接受.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孔子早在数千年前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乐治国主张,他所孜孜以求的礼乐之治的社会实际上也是和谐社会.这一重合看似不可思议,却又是必然的历史,那我们应该如何直面、理解已绵延数千年,但时至今日仍余韵不歇,还无时无地不在潜制着我们思维信念与行为范式的这种古老的礼乐文化传统?因此,我们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古代"礼乐"文化中发掘,实现传统与和谐社会的对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