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7篇
运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页岩气,能源新曙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森林 《新财经》2011,(2):82-83
全球金融危机前高涨的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使成本更高的页岩气变得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其发展。一场全球性的"页岩气热"正呼之欲来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国外经济地理学重大理论思潮下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变化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研究团队、学术机构及热点关键词演变特征,并对热点研究主题进行述评。研究发现:(1)新古典经济地理、新区域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化和关系转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为环境经济地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分析思路。(2)从2004年开始,国外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以Bridge G、Gibbs D、Bailey I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为环境经济地理的发展起到重大引领作用。(3)伴随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监管的刚性化,资源环境问题由经济地理学的外围逐渐上升为影响经济活动空间逻辑的内在因素。追求环境可持续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开始被大量应用于研究环境问题。(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规制、生态创新、网络资源环境效应和区域绿色发展路径等研究主题。相比之下,未来需着力于建设我国环境经济地理优秀研究团队,及时把握相关研究的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准确定位困扰绿色发展的“卡脖子”环境问题,拓展研究主题,推动我...  相似文献   
4.
5.
胡森林 《新财经》2014,(3):78-80
微信账号的消费应用情境有限,与移动支付问还存在着“情境隔离”,但腾讯依其“破坏性创新”能力,完全有可能打破固有格局,重塑业界生态。  相似文献   
6.
2007年,海洋石油人在渤海湾获得多个商业性发现,新发现三级地质储量2.4亿立方米(以下简称方)油气当量。有了储量的基础,渤海油田正朝着年产3000万方的全国第二大油田稳定迈进。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我国炼油工业快速发展,规模化、基地化、炼化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内外资兼有的多元化竞争格局。目前,世界炼油能力过剩,全球供过于求的状况已日渐显现,欧洲炼厂倒闭潮正在袭来。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国内炼油产能是否过剩的议论也时常见诸报端,行业人士担忧"炼油业或将步钢铁行业的后尘"引来业内外广泛关注。炼油业发展的真实图景究竟如何?我们又该怎样看待和化解炼油产能过剩这一风险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石油工业垄断的利弊得失以及美国反垄断的实践进行分析,认为判断中国石油工业是否真正存在垄断行为,其依据不应该是石油公司的规模多大、产业链条多长以及市场集中度多高,而应是是否利用垄断地位排斥竞争、控制价格.中国石油行业具有鲜明的管制特性,石油行业的“垄断问题”应在管制行业《反垄断法》的适用框架下展开.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变革,需要国有石油公司治理水平和生产经营水平的改进,也需要民营公司的参与和推动.推动改革的基本逻辑,应是让“行政之手”和“市场之手”各归其位,努力寻求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的均衡点,用开放和竞争来调动市场活力,以此倒逼行业改革.  相似文献   
9.
胡森林 《中国石化》2007,(12):22-24
11月6日至8日.为期三天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7年勘探年会落下帷幕。盘点2007年的成绩让人信心倍增.展望未来让人底气更足。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会上公布的中国海域中长期油气规划.更是使所有与会人员看到了中国海油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国家在全球“能源权力金字塔”中的地缘位势,影响该国的能源安全和战略决策。基于2001—2020年多源异构数据,借助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定性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地缘能权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路径进行了全面探析。研究发现:(1)2001—2020年期间,“一带一路”地区的能源权力集中在少数国家,排名前10国家拥有沿线国家约1/3的权力,整体上呈现出“两极分化严重、动荡不稳定”的统计特征。(2)“一带一路”国家地缘能权由俄罗斯和荷兰主次双核心,逐步演变为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主导的“三足鼎立”格局特征,各时期均显现极少数的能源大国周边散布着大规模破碎地带的空间分布规律。(3)不同地缘要素相互依赖和联动,构成高水平地缘能权的差异性驱动路径。识别出3条驱动路径包括“军事力量型”,“军事—稳定型”和“稳定—融洽型”。据此,文章为中国能源权力的巩固和“一带一路”能源利益共同体的建立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