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2.
个人缴费基数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参量之一。我国现行的个人缴费基数政策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核定过程复杂且难度大,因核定不到位导致的少缴和漏缴现象突出;二是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当期缴费基数的规定不合理;三是以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下限加重了低工资收入者的缴费负担,易对其形成制度性挤出;四是社会保险费的征管流程存在制度性漏洞。在统筹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完善个人缴费基数政策应以增强规范性和统一性为重点。基于个人缴费基数的"两阶段"形成机制,本文建议应考虑工资结构差异,对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分别使用排除法、列举法和定额法来核定应缴费工资;将缴费基数下限降低至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将计算周期改为与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保持一致,实现税费同步计算、同征同管。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源于改革所激发的动力效应以及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自然资源、货币资源和人力资源。目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这两大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改革的动力效  相似文献   
4.
1.国有企业职工存在着补偿问题。国有企业职工原来是终身制的,现在下岗了,就有一个补偿的问题。职工补偿了,农民补偿不补偿?国有企业补偿了,非国有企业补偿不补偿?隐性失业可能就是一种补偿办法。因此,职工只要下岗身份,而不愿要失业身份,因为失业后国家给的“补偿”就没有了。2.现在提出减员增效,减员是否真的可以增效?如果企业的体制不规范,下岗失业也不规范,结果就只能是能人走了,不能干的留下了。因此,只要国有企业没有建立起留下能人的机制,减员不一定就能增效。3.中国人口众多,国有企业减员后,人到哪里去?从总…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就业问题都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宏观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普通百姓的生活。但在研究领域,学者们对中国的就业问题认识并不一致,有的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跨过“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不会再出现无限供给,有的则认为,失业。特别是就业不充分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消费需求的最终性、持久性、主体性和刚性决定了刺激国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措施。社会保障可以通过直接增加居民收入、改变居民消费预期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以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来间接地刺激消费。应该通过扩大覆盖面、完善保障项目、提高保障程度、健全法律制度来完善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欧亚7国"名义账户制"的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改革结果来看,只有瑞典的名义账户制改革比较顺利,其他国家的改革效果仍有待检验。本文认为,瑞典改革的成功主要源于其完善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和完整的制度设计,而在我国现行养老金体系框架之下,并不具备向名义账户制转型的制度基础,主要体现在再分配功能弱化难以缓解、待遇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基金结余规模小导致的基金投资壮大功能不足、记账利率波动大影响参保者的稳定预期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9.
10.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学界同仁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太原师范学院赵怡、段宇波合著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出版社2019年版),也汇入到社保人对国家制度发展的反思和总结浪潮中,寄托了社保学人对改革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读全书,能够找到中国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变迁的知识脉络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作者在三个方面作了尝试:一是社会保障与福利的整体观,整体地思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