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马克思的生态辩证法以现实的人和自然为切入点,以全面而又科学地阐明人与自然的内在本质关系为中介,系统、科学地建构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范式和实践路径.现今广西民族地区由于特殊地质环境、过渡崇尚资本、价值审视偏向和治理模式失效等因素致使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制约了该地区人、社会和自然的持续健康发展.因而以马克思生态辩证法为理论导向,以广西民族地区人与自然的失衡关系及根源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广西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思维理路和有效逻辑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积极的贡献。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的指导思想,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报告总结并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报告还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做了新的思考,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生态辩证法思想从现实维度论述人与自然的多维度的辩证关系,系统阐述了自然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和人对于自然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的全面的诠释。恭城模式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具体实践,其中隐含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积累的丰富的关于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文章通过深入探讨马克思的生态辩证法思想,结合恭城模式的具体实践,给予人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蒋明伟 《黑河学刊》2012,(3):179-181
大学生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未来发展之栋梁。而今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秉承传统教学伦理的教育者的权威主体地位的压制、僵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冻结或自身对学习价值的片面认识而使自身内在的创新能力表现为缺失,因而为使创新能力复归于主体,以马克思的创造论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切入点,从确立大学生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及以实践为基石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三个视角探究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充分论证"构建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的路径,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