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环保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治理矿区环境污染这一重大难题,平煤股份十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政策,紧紧围绕“十一五”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开展对尾矿水、高噪音、锅炉除尘等多项高耗能设备及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环境治理技术水平,通过运行污染源达到有效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招投标市场的现状,阐述了招投标活动中标底的应用,说明了设立标底的利弊,认为对于是否设立标底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工程特点和市场状况、招标人的自有条件,由招标人自行确定。  相似文献   
3.
芜湖市生态农业经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芜湖市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的分析,得出该市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不高且生态效益低。由此提出促进生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芜湖市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地督察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为进一步完善土地督察的维护国有土地收益效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每省每年约能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为1604亿元;土地专项督察效果尚不明显,但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具有正向效应。(2)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2008和2009年分别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710.14亿元和2202.82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7%和13%;两年合计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2912.96亿元,约占期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11%。(3)土地例行督察的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效果要显著好于土地专项督察的效果,这可能与两项督察的业务目标和特点不同有关。研究结论: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今后应继续强化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开展针对违规减免和欠征土地出让收入问题的专项督察,以进一步维护国有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推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不断丰富;当前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供地过程不规范、批后监管不足等问题;通过项目集中集聚、技术改进、存量挖潜和社区就业4种模式因地制宜地优化区域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结论:坚持科学规划工业用地;制定合理的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强化工业用地预审;强化工业用地市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强化批后监督手段,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芜湖市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入手,分析引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根据其时间与空间动态特征,运用最优线性规划模型预测并优化配置2000年与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深入分析其原因。最后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综合效益与可行性双重方面入手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介绍了中国建筑业市场准入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现行企业以资质管理为主的市场准入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应予取消的观点及理由;其次指出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短时间内还无法取消企业资质管理,最后给出了现阶段政府完善企业资质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建设项目的成功涉及到组织、管理、经济、技术、法律、模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但合理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根据济(宁)北矿区建设实际,构建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项目管理模式和强矩阵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对矿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也是文化致富时代.建设项目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为重要的内容.企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也决定于优秀的文化塑造.建筑行业应通过加强项目文化建设,逐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