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艳  贾登勋 《发展》2008,(1):60-61
一、雨水集蓄利用在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 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这里干旱少雨,年降雨量大都在400mm以下,有的地区甚至不足100mm,而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却高达1200mm以上。由于多年平均降雨量偏少,地表水资源缺乏,地下水埋藏较深,开发利用困难,人民的生产生活长期受到干旱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西部少数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环境保护意识,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所及的所有生态圈和资源领域。这种思想有别于西方的和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学理论。在西部开发中,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资源、实现西部的生态价值,保护和发扬本地区固有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我国环境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雨水集蓄设施及集蓄雨水的权属 集蓄雨水归雨水收集者所有这是研究集蓄雨水权属问题的前提.雨水收集者是指集蓄雨水设施的所有人或其使用权人.  相似文献   
4.
贾登勋  徐鹏  尉靖靖  张颖 《发展》2007,(12):47-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世纪我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措施.作为严重缺水的西北干旱缺水地区,正在实践、利用、完善、推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雨水集蓄利用,即以天然降水集蓄工程富集、储存技术体系为基础,以节水有限补偿灌溉为手段,以集水高效农艺利用技术体系为核心,发展旱作集水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贾登勋  陈春帆 《发展》2007,(8):11-12
一、问题的提出和背景(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200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尉靖靖  贾登勋  张伟 《发展》2008,(2):63-64
所谓雨水集蓄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及其它缺水地区,将规划区内及周围的降雨进行汇集、存储、以便作为该地区水源加以有效利用的一种微型水利工程。它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家庭经济等特点。雨水集蓄不仅解决了干旱缺水山区的基本生存问题,同时在抗旱减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抗旱减灾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7.
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是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实现道路运输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道路运输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已成为当前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本文拟从法律角度探讨一下道路运输市场的有关问题。一、道路运输市场及市场主体道路运输市场主要是以完成道路运输行为为中心环节而形成的服务性市场。在道路运输市场上交易的主要是运输服务行为,而不是一股市场上的商品或技术成果。通过道路联结的车站、货场、停车场等场所是其主要载体和基本设施。乘运双方分别以托运人、承运人和收货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8.
贾登勋  耿巧英 《发展》2007,(9):94-95
一、缺水与西部农村卫生 (一)西部缺水现状 我国缺水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西缘到云贵高原以西的地区。以内蒙古和甘肃省为例,内蒙古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全区260多万农牧民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9.
浅析雨水集蓄工程与西部缺水地区扶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言军  贾登勋 《发展》2008,(3):74-75
一、干旱缺水地区扶贫措施的分析及落脚点 目前,我国对于干旱地区的扶贫,是在我国总体扶贫政策的大环境之下进行的。也经历了所谓“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贾登勋  李林蔚 《发展》2007,(10):59-60
一、雨水集蓄设施及集蓄雨水的权属 集蓄雨水归雨水收集者所有这是研究集蓄雨水权属问题的前提。雨水收集者是指集蓄雨水设施的所有人或其使用权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