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赖晓璐 《辽宁经济》2007,(10):20-20
地域间转移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将更有利于我国目前国情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目前农业劳动力过剩情况严峻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0%以上的国家,"十五"期末我国有农业过剩劳动力2亿多,可以判断,随着今后人口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分析——以辽宁省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晓璐  吕杰 《农业经济》2006,(12):43-44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收入基本稳定增长。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民收入水平一度下降。近几年,与东部沿海省份和发展较快的内陆省份相比,辽宁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趋缓,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减慢。主要表现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及增幅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都市农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都市农业在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和城市生态和社会功能方面作用日趋显著,是保持城市活力与特色的重要产业。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宁城市群,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资源和区位条件。本文在分析近年来辽宁都市型农业的八种发展模式基础上,根据辽宁气候特点和发展优势,最终提出今后辽宁都市农业的两个发展方向:生态、循环利用农业方向;旅游、休闲农业方向。  相似文献   
4.
赖晓璐 《农业经济》2018,(1):129-131
为了解辽宁农产品供求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辽宁粮食作物、蔬菜、果品、畜禽产品、水产品供求面临的形势,指出目前农产品供给仍存在地方财政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最后提出保障辽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测算辽宁省2011-2017年水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8.15%,测算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水稻产出年均正向贡献率最大;物质费用投入因素对水稻生产影响作用仍然较大,但是投入对产出贡献没有显著增加;劳动力投入和播种面积因素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进而提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作用、稳定水稻播种面、积极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来提高水稻劳动产出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课题研究针对沈阳市创新驱动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明确沈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背景;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科技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目前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预测沈阳市的创新驱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未来趋势,提出沈阳市创新驱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实践思路与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政策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辽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完善辽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藏粮于技是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藏粮于技的核心是科技,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的粮食发展道路。我国粮食生产在育种技术、耕作栽培技术、收储加工技术等方面均存在短板,要通过创新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业技术,完善科研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让藏粮于技落到实处,同时要从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等各方面加强藏粮于技的政策保障,为藏粮于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特别是“十一五”成为辽宁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变动情况,探究农民收入构成变动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促进农民收入良性持续增长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晓璐  吕杰 《辽宁经济》2005,(12):18-18
一、辽宁农民收入的现状 近20年来,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但是以现价计算,1999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8年下降了3.1%,成为20年来首次下降。而2000年,由于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持续大早灾,又比1999年下降r5.8%,仅位于命国第十位。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不断减小。2001年,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比2000年增长8.6%。而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193元,增幅达到7.6%。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令国位次上升到第九位,但由于农业减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