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年前,孙喜灵踏上工作岗位来到烟台市中医院,这当时在烟台还真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他是烟台市第一位中医博士。 20年后,他成为博士生导师,自己又带出了一批批中医博士。如今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是国家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的带头人,有一所属于自己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并承担学生的临床带教与培养任务。 他曾经自嘲:刚刚从医时“是知名度很大的小医生”。一个博士的帽子,让他从起步就有了不小的品牌价值。他又说,这“徒有虚名”让他一开始便不敢有丝毫马虎,生怕自己的一个不小心砸了“牌子”。也可以这么说,学历的头衔,使他一开始就登上了人生的豪华舞台。  相似文献   
2.
赛序波 《走向世界》2014,(40):66-70
起初在道路两旁看见这些花,黄得娇艳,便使人心醉了。后来由此蔓延,山坡上染出一块黄一块黄,于是,不止心醉,便多了些关注了。大南山上的这些黄花,许久以来叫不上名字,却早已在心里细细品察。 烟台城区中卧着连绵的一片山脉,当地人称它为大南山。一个“大”字,颇有些人称的“老”字一样,亲切、随和而不乏敬意。 烟台,在外地人眼里是蓝色,因为通透的蓝天和浩淼的蓝海:而在当地人眼里,她还是青色,而在春夏烟台的登山爱好者来看,眼里便又多了一层娇黄。这全是因为这座大南山。  相似文献   
3.
赛序波 《走向世界》2013,(9X):76-76
<正>窗台上放着一只萨克斯管,已经很旧了,身上有不少的脱皮,喇叭口还有明显的撞击豁口。儿子几次要求将其收起来,我则执意摆在这里。每每阳光射进窗口,那只萨克斯便光彩熠熠。那斑驳处,那豁口总会将我拖回到往日的记忆。儿子自小是有很多乐器的:竖笛,小提琴,长笛和这只萨克斯管。有些是老师要求买的,有些是儿子的"爱好"所需。  相似文献   
4.
山之恋     
赛序波 《走向世界》2013,(18):112-113
<正>下了公路,就走向颠簸的小道了。沿着两条车辙不停地走,大约一支烟的工夫,就望见山坡下一排平房,在宽阔的山野上显得有些孤零零的。大姐告诉我们,这就是她丈夫陈国新的"农场"驻地。老陈憨憨地笑着,好像突然见到这么多的外来人有些局促。一身运动服,在他身上有些肥大,黝黑的脸庞上刻着深深的皱纹,完全没有农场主的范儿,更没有我的想象中昔日老板的派  相似文献   
5.
摄影鱼鸟河     
赛序波 《走向世界》2014,(36):66-69
“鸟人”队队长(烟台艺术摄影学会会长)顾晓军的一则微信,引起了圈子里人的极大兴趣,麻雀大的大尾莺鸟在给比它大一圈的杜鹃鸟喂食.这张看起来不甚协调的照片让“打鸟人”(摄影人把以鸟为拍摄题材的人称为“打鸟人”)顿时兴奋起来,甚至连圈外人也好奇地参与了评论.“其实,这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现象.”烟台鸟人圈里的“大师”臧宏专如是说.杜鹃乌是一种寄生鸟,它只管下蛋,不管孵化与喂养,常常是瞅准大尾莺下蛋后的空隙,偷梁换柱,把大尾莺的蛋换成自己的蛋,便一走了之.而大尾莺回来照蛋孵鸟,出壳喂食,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6.
赛序波 《走向世界》2013,(36):90-95
<正>我曾经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写过烟台的"港口与城市"的连续报道,自以为是熟悉"港"的,然而,当我不久前来到烟台港西港区时,眼前的情景让我的视角一下子"失焦"——几乎无法找到与昔日的对焦点。惊叹之余,脑子里不禁蹦出来3个字:"巨"、"深"、"阔"。整个的采访过程,我的思绪几乎就在这3个字之间转换。当我坐下来要写这篇稿子时,很自然,这3个字就成为了这篇文  相似文献   
7.
赛序波 《走向世界》2014,(13):24-25
芝罘区是烟台市的老城区,就像融化了各种成分的金属砣,她既融进了最早的渔村,也融进了几百年前的营所(军营),还融进了中国开埠的历史画卷,于是,人们说她厚重;然而,正是这个砣还充满了各种杂质,有日积月累的厚尘,有碎石烂瓦的堆砌,还有遇雨而淖的泥泞,使这个本应光耀夺目的金属体又不禁黯然失色,于是有人说她破旧.其实,正如任何事物  相似文献   
8.
樱桃红了     
赛序波 《走向世界》2013,(22):44-47
<正>你吃过烟台大樱桃吗?也许你吃过,但你绝不可能把烟台所有的大樱桃品种都吃遍,即使烟台人也很难做到。大樱桃在烟台的栽种有近百种。红如玛瑙,黄如凝脂,酸甜型的,香甜型的,肥厚多肉型的,硬脆多汁型的……总之,各色各样,多了去了。到了烟台你才会领略到,烟台是如何称得上"大樱桃之乡"的。  相似文献   
9.
赛序波 《走向世界》2014,(48):66-69
"这是膨胀发展的烟台旅游业‘走出去’的第一抹重彩。"登上通天峡景区仙人峰,山峦跌宕、层林尽染,仰观旭日破晓,叹慨鬼斧自然,同行烟台旅游业人的赞许中,更多透着对塔山西进通天峡眼光与气魄的肯定。作为旅游大市,烟台资源丰富:蓬莱仙阁、昆嵛山脉、牟氏庄园、长山列岛……无不名扬天下。这些景观的深度开发,让烟台旅游业一路突飞猛进。近年,烟台旅游业收入每年以2370的幅度增长,高于同期GDP增长的40%,旅游年收入已突破4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绍瑞口苹果     
<正>提起烟台苹果,当地人会很自然地与绍瑞口这个烟台市福山区龙王山下的村庄联系起来。其实,在烟台人眼里,烟台苹果的百花园中,绍瑞口是独树一帜的奇葩。苹果在烟台的历史有多少年恐怕已经无证可考。但是140年前美国传教士将洋苹果引进烟台,则毫无疑问地成为烟台苹果新生命的起点。不过,那位洋教士的"广兴果园"当时也不过三五种苹果,比起后来烟台苹果的百花园的确微不足道。然而,洋苹果正如一颗种子,在一代一代的不断进取的烟台人的努力下,繁衍出一朵朵美丽的奇葩,最终哺育出"烟台苹果"这个夺目的世界级的地域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