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关于中国国债规模适度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衡量国债规模适度性的指标分析随着各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国债规模适度性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人们开始运用一系列的指标来对国债规模进行衡量。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几个指标主要有:1.债务依存度。即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区为例,分析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金融支持面临的困境在于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配套政策尚不健全等方面.最后提出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切实改进和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增强金融有效供给;落实生态旅游产业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建立健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政策优化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如何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和经营布局,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参考国外对外汇储备管理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储备资产的管理的对策建议。为了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首先是抑制外汇储备的不合理增长;其次是对现有的外汇储备进行币种与资产结构的渐进式调整;再次是对新增的外汇储备探索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外汇储备收益。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金融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抓住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契机,促进河北省金融业的发展,河北省首先要探索建立京津冀高层金融协调机制,推动“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发展法律法规”的建设;其次要加强区域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第三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吸引京津地区金融机构来河北发展,鼓励河北金融机构走出河北,实现区域金融融合;第四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错位发展理念,打造金融发展的新特色;第五要推动河北金融创新,以创新引领河北金融发展;第六要实施金融人才培养战略,大力引入金融人才,为河北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崛起,电子化交易方式深入人心,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的模式,直销银行正成为我国中小银行乃至大型银行应对之策。从我国现已上线的直销银行来看,尽管存在某些"同质化"现象,但仍然有些模式上的差异,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直销银行时要符合自身的战略需要,明确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建立专属的产品体系,正确处理内外部竞争合作关系,完善风险管理和相关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互联网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缺陷,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新途径。农村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高度耦合性,可以助推精准扶贫脱贫,缓解农村金融排斥,满足农户财富管理需求,但存在着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认知度不足、借贷农户主体有限、网络交易数据积累不够、农村信用生态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应逐步汇集农户信息数据,构建农村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金融联结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合作模式,积极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农业产业跨界融合,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监管,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石家庄金融业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机遇与挑战同在.为实现石家庄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石家庄要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设计,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错位发展,形成金融发展新特色;要发挥石家庄的比较优势,推动石家庄“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要改善金融结构,做大金融体量,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区域金融协作;要优化金融环境,引进金融人才,增强石家庄对金融机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服务规模和质量都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必须加强金融机构的跨行业合作,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加大创新推出拓展理财业务的品种,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培养专业的理财队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