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发展和稳定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使人们对金融体系风险分担问题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Allen和Gale两位经济学家研究了金融市场与银行中介的不同风险分担方式,认为长期存续的银行中介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跨期风险分担机制,但是当银行中介遭到来自金融市场竞争的时候,跨期风险分担机制就会瓦解。  相似文献   
2.
“雁行形态”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经历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解读这一经济奇迹的“雁行形态”(Wild-Geese-Flying Pattem)理论。中外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转引和论证,当然对其评价也不乏歧异,尤其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更是如此。深入该理论的研讨,对于正在参与区域国际分工和进行产业结构提升的我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王强  王健  车维汉 《财经研究》2015,(12):107-117
导致要素配置扭曲的原因很多,而制度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从中国和其他转型国家的经验来看,市场化改革对转型国家的要素配置效率具有异质性影响.文章从适宜制度理论的视角来分析一国的制度偏离对其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利用53个国家1995-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的制度偏离显著降低了要素配置效率,但随着要素配置效率的降低,制度偏离的边际效应递减;如果制度偏离降低一个单位,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大约会使TFP增长7.5%.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分析表明:中国的制度偏离对其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在21世纪初发生了转折,之后中国的制度偏离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中国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滞后于适宜制度,并且制度偏离不断增大,对要素配置效率产生了双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快市场化改革、降低制度偏离可以提高中国的要素配置效率,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产学研合作效率评价——基于分行业数据的DE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上海市13个主要制造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政府研发投入的力度较大,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正在形成,但是尚有一些行业其研发投入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推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要注重竞争机制的引入,同时发挥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的作用,不断探索新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并结合行业特点动态调整政府介入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制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东亚经济波动及其协同性的存在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文章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6种冲击对东亚经济波动的影响,并考察了宏观经济各变量在面时冲击时的动态反应,以及汇率和通货膨胀对经济波动的传导作用.研究表明,国内的供给冲击、汇率冲击,国外的利率冲击、需求冲击都会对东亚经济波动产生较大影响,汇率是外部冲击的重要传导渠道,而通胀是内部冲击的重要传导渠道.随着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东亚各经济体对外部需求变动和世界利率变动所产生的冲击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周期波动会对消费者收入水平造成某种程度的冲击,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演进,却使各国消费者的跨国风险分担成为可能,即通过增持扩张经济体资产或减持衰退经济体资产来规避风险获取收益。学者们对该风险分担所获福利收益的程度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主要是因对福利收益的度量方式以及有关参数和随机过程设定的不同而造成的。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将两种分析框架加以整合,在多边框架体制下,通过对禀赋的随机过程进行内生化处理来分析。对跨国风险分担理论进行梳理,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间的交易关系与欧美国家的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即它是以长期连续性交易为其特征的。日本的这种独特的企业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学者们的研究涉及该组织的形成,结构特征,内部的运行机制,该组织形式得以持续的原因及其未来的演化等诸多方面。跟踪这些研究,对于从微观上考察日本经济的现状和走向,对于深化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于了解后发型国家市场经济的特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 0 4年 8月 17— 18日 ,中国经济史学会 2 0 0 4年年会在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现将主要讨论内容综述如下。一、中国古代经济史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较多涉及古代的工商业。抑商问题是中国古代一个古老而重大的问题。张学君、张莉红的论文《中国抑商观念的由来与抑商政策的演变》认为二千多年来抑商观念和抑商政策对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有害的作用 ,它压抑了商品生产和市场流通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推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作者认为中国商业在战国、西汉时期达…  相似文献   
10.
经济周期现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产业革命开始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以来,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除实行战时统制经济体制的一段时期外,经济周期一直是日本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