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9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要作到进退自如,必须有相适应的进退策略。如果退出刚性过强,一律立即予以清户收贷,既有可能导致企业逃贷逃息,又有可能使部分生产经营前景看好的企业因此而停产或倒闭。这样,不仅达不到贷款退出的 目的,而且还会使银行当期经营效益大幅滑坡。  相似文献   
2.
3.
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来把调整信贷结构作为工作的重点,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有效的信贷结构调整实现机制,即信贷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而仅在局部范围内做一些调整和修补,因此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信贷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加快建立信贷进入退出机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增量到存量,从局部到整体,系统地推进信贷结构的调整,做到既要加快业务创新,大力开拓收益率高、发展前景好、优质高效的市场,又要主动退出无效或低效市场,从根本上走出边投放边沉淀的怪圈。   …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收效甚微的状况,认为在信贷结构调整中应妥善处理好与经济环境、市场前景、发展创新、稳健经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信贷结构调整机制的总体框架,即建立信贷市场准入退出机制、风险预警机制、整体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建设良性的信贷文化是国有商业银行防范不良贷款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当前信贷文化存在的问题、不良信贷文化产生的根源及如何构建良性信贷文化等三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文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信贷决策角度看,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时期,现金流量表应是企业三张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最能说明问题、也最应予以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通过现金流分析,评价贷款企业偿债能力,预测企业各种风险,把握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以不断提升信贷经营决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应对WTO的挑战,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既十分紧迫又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加快调整信贷经营策略,培育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信贷市场。在今后五年中,信贷经营的结果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笔者认为:应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信贷营销的新路子;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合理把握信贷投向,认真细分客户市场,加快调整信贷结构,推行客户经理制、实施差别化服务策略,文章针对性强,对实际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用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整治我国的信用环境,使之适合国际间经济交流的需要,对甸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9.
培育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信贷市场是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建设银行现阶段经营管理模式选择探析□中国建设银行泉州市分行课题组金融改革是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建设银行应如何深化改革,调整经营策略,顺利地向商业银行转轨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些看法。一、建设银行业务发展简要回顾综观建设银行的发展历程,大体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