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的技术创业投资,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现已为世界各国所队同。今天,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引入和发展技术创业投资,条件已经成熟,而象北京这样的城市则是最理想的投资地。 (一) 众所周知,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历史名城和旅游热点。 北京交通方便,是中国的交通枢纽。有国际航线40多条,通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城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及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1992年12月15日在广州成立了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旨在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年后的1995年12月15日,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成立了,这反映了推动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谢绍明同志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致词。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邹祖烨同志作了题为“把握时代机遇,开创科技金融结合新局面”的报告。现将其中关于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的筹备经过及其近期的主要任务两部分选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一、民营科技发展过程一直引起人们犹豫和困惑,上上下下部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看到解放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各种犹疑,从很高的领导到下面派出所都是这样。我们现在正处在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问题很难说是弄清楚了,现在不是这个时候,大变动时期出现的大事物,不能说光明灿烂,也不能说乌云密布,要泰然处置。但这次科技大会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第三代领导班子对科技的认识从发表的各种言论来看是清楚的。三年转移没有多大劲头,理论问题实践起来问题太大,反映出经济界、理论界各方面的碰撞,有人把它叫做“激荡”,应该说这是个相互激荡的时代。这个过程很难说在这一阶段作个结论,很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借助实际。目前有二个机遇是可以借助的。  相似文献   
5.
小平同志三卷的发表、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都有极为不寻常的意义,它为改革深化,加速科技进步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从1990年以来,北京的民营科技企业同全国一样.在一大批优秀科技企业家的带领下,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努力,积极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与开拓,展现了你追我赶,竞争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了大发展中的新突破,主要是: 群体规模上了新台阶 北京的民营科技企业,是以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包括海淀、丰台、昌平三个园区)的新技术企业和分布于城乡18个区县的民营科技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体,1990年以来,在企业总量和产业规模上呈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1990年北京的民营科技企业有2100家,技工贸总收入26.8亿元。1991年达到3143家,总收入41.3亿元。1992年达到5451家,总收入65.3亿元。1993年达到8600家,技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20亿元。目前北京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已达l万家,从业人员16万人,组成了一支发展高科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大军。  相似文献   
7.
8.
我接触民营科技企业有10年了.最关心的是三个问题:一是理论突破问题,二是战略展开,三是环境保障。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可以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顺利发展。一、理论的突破民营科技企业要发展的好,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造势推进。首先要对形势有个判断。我们判断,现在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新阶段到来了,这一判断的根据有三点:1、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理论有了新的突破;2‘民营科技企业走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升上了新高度;3、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第一,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竞争力评价及其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WKCI,并着重对其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果进行分析,阐释了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提出创新型城市(或地区)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应着力加强对创新型城市(或地区)典型特征和指标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我国的企业目前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