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2.
3.
澜湄流域水安全问题源于水资源地理分配不均造成的用水矛盾。伴随着水矛盾的安全化进程,澜湄六国间的安全相互依赖远高于六国与外部行为体间的安全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多元行为体互动和多重安全领域互动的澜湄水安全复合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安全结构,澜湄水安全复合体有其独特的演进与治理进程,按照安全治理有效性从低到高可分为潜在水安全复合体、水安全复合体—利益体系平衡、水安全复合体—区域制度以及水安全共同体四个阶段。这一安全秩序的演进受到复合体内部和外部安全动力的双重影响。当前,澜湄流域的水安全治理处于内部动力不足、外部竞争激烈的区域机制阶段。推动水安全共同体的建设须以优化水分配为指导,对水安全问题进行去安全化,包括控制适度安全化、分类缓解水矛盾、加强联合调研与宣传工作以及利用议题联系。由于水安全秩序走向最终由复合体内部力量决定,中国与澜湄国家共同发起的澜湄合作有望在水安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框架及进展情况 "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计划源于欧盟同地中海南岸国家建立"新伙伴关系"的倡议.  相似文献   
6.
大国协调已成为构建东亚区域新型大国关系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从规范上看,大国协调所拥有的一致性、合法性、责任性、包容性、自我克制等共有规范非常适合于东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合作安全"理念、"东盟方式"决策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取向。从现实条件看,东亚地缘政治生态中凸显的大国特性和热点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大国协调,而东亚区域大国权力相对均衡化有利于大国协调。从经验上看,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解决和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提供了在与大国无直接关涉的传统安全问题上在次区域启动大国协调的可行路径。新的东亚大国协调有三种路径选择,即"软安全"导向的"多边协调"、综合安全导向的"双边协调"和"多边协调"。东亚峰会和现有的大国双边战略对话机制分别是前两种路径可利用的制度资产。第三种路径的理想状态是一种独立的安全机制,旨在应对重大的区域冲突和危机。在实际中,三种路径可以交叉重叠、并行运作,构成一种双边与多边互动的"大国协调网络",由此为东亚区域安全治理提供一种稳固而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特点及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基本特点 1.注重对投资环境的考察。 由于大型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涉及的项目比较大、投入资金多、建设周期长,所以他们在投资前都要通过本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委托国际知名的投资咨询公司,对投资东道国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内容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他  相似文献   
8.
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按商定的远期汇率先行签订合同,到合同规定的交割日再按合同规定,卖方交汇,买方付款的外汇业务。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远期外汇交易已经成为进出口商、资金借贷、投资及外汇银行避免汇率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我国,1989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已允许金融机构代客户办理远期外汇交易,但只限于各种可兑换外币之间的买卖;  相似文献   
9.
独资化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的市场上,合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解体。”——美国贝恩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迪波拉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两年,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滞后的影响,中国利用外资总体上呈下滑趋势。据统计,1999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近40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12.8%,是近年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但是,我们从这种严峻的局面背后也窥探到两个令人欣喜的“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