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无疑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但无论是从我国还是黑龙江省来看,相对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健全,业务单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管理粗放,风险突出,改革明显滞后。因此,分析黑龙江省金融需求的特征和金融供给现状,着重针对现行的农村金融供给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2.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各项投资来完成,金融支持对外向型农业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通过总结金融支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几个国家的经验,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提出加大黑龙江省外向型农业的金融支持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合作金融视角下的外向型农业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给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带采了机遇.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金融支农功能缺失和服务弱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合作金融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合作性金融支持外向型农业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合作性金融支农力度、促进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贫困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导致弱势群体贫困的因素有很多,资本短缺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市场机制的残酷性就在于一旦经济主体与资本相分离,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也被随之剥夺。因此,向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支持,实际上是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一个增加收入的机会。但金融资源对弱势群体供给不足、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金融支持在体制、机制和方式上还存在诸多阻滞和壁垒,需要通过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机制灵活的多元化普惠型金融服务体系加以改观。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缓慢,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城市流动性过剩愈演愈烈,资金供应非常充裕,而农村地区资金需求缺口巨大,缺乏引导资金流向农村的有效渠道。如何破解资金总量多与支农渠道少之间的矛盾,建立与农村金融需求相适应的长效供给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各地金融中心热和金融地理学的兴起,金融产业集聚现象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金融资源论这样一个崭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省域金融产业集聚的政策建议,对各地区打造金融中心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商业性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倡导商业性小额信贷的试点。小额信贷的投入使农村经济发展中突破了资金约束,有利于农户及时、方便、有效地获得贷款,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但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缺乏稳定性及产权配置不明晰等问题,制约着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