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企业界有盲目迷信“渠道扁平化”而忽视“深度分销”等有效渠道技术的倾向,对企业行为形成误导。本文提出,“渠道扁平化”是一种趋势,客观上它能够提高渠道效率和效益。但在当今中国,渠道的“扁平化”存在诸多可能的误区和应用局限,“深度分销”仍是一种必然。企业应该“顺势而为”,综合运用各种渠道技术,树立科学、辩证的渠道观,才能保证企业分销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应收账款问题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顽疾”,它曾让很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束手无策,甚至造成无数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并因此破产。如今,中国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各行各业产品过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厂家对中间分销商以及终端零售商的争夺日趋白热化。一个好的渠道客户往往是众多生产企业努力争夺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美国42%的企业为家族所控制,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或家族关联企业,我国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见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竞争加剧,我国家族企业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要么消亡。要么转型。关于目前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存亡,业界基本达成共识:家族企业家族管理必然死路一条,家族企业非家族管理才是必由之路,即引进职业经理人,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实现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可是。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中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往往同床异梦,老板侵犯经理人权益和经理人损害老板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双方互信、协作机制难以建立。难道老板与经理人之间注定不能相融?  相似文献   
4.
CEPA新亮点     
2006年11月30日,海关总署发布2006年第70号公告,公布了《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加的香港享受零关税货物原产地标准表》和《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加的澳门享受零关税货物原产地标准表》,进一步扩大了已确定原产地标准的CEPA享受零关税优惠货物范围。  相似文献   
5.
在分销渠道管理过程中,厂商之间因为利益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博弈”状态,争夺渠道控制权。在目前国内市场,甚至出现了“厂家自建渠道”和“商家自营品牌”的倾向,厂商之间的冲突明显尖锐化。而冲突最终以实力说话,它取决于企业的渠道控制能力。然而,厂商之间除了冲突,还应有合作,合作才是必然趋势,联盟合作是解决厂商渠道冲突的最高形式,它是通往厂商共进双赢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商业社会高度分工和专业化之后的必然结果。所以,本土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竞争心态,从“竞争”走向“竞合”,追求现代商业竞争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CEPA新亮点     
2006年11月30日,海关总署发布2006年第70号公告,公布了<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加的香港享受零关税货物原产地标准表>和<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加的澳门享受零关税货物原产地标准表>,进一步扩大了已确定原产地标准的CEPA享受零关税优惠货物范围.……  相似文献   
7.
营销学从国外引进到中国迄今不过30年,在世界营销史上虽属短暂,但这30年已经走过了世界营销百年的风雨历程,为世界营销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问经历了引进启蒙、广泛传播、应用深化三个主要阶段,并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创新拓展过程.中国营销已经迎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将从世界的"生产车间"走向"研发车间"以至"营销车间",中国营销学者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过度营销”主要表现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过分强调概念、手段和技巧而忽视企业的产品开发、质量提高以及企业战略策略,过分依赖广告、促销手段而忽视脚踏实地的经营,过分专注企业自身的眼前利益而忽视消费者的感受和价值,忽视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忽视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追求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持续发展。“过度营销”的危害极大,不但对营销实践产生误导,对营销理论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营销经过十几年超常规的发展,呈现出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观,但有一种倾向值得关注,那就是在消费品市场的营销实践中出现的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合现代商业伦理规范而明显营销过度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行为,影响到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危及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甚至破坏了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有的企业过分使用或依赖营销“技术”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服务或品牌而忽视产品研发、服务质量和消费者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郑锐洪 《经济论坛》2015,(2):108-112
免费体验与企业营利本身是一个有趣的商业悖论。文章采用理论驱动型案例研究的方法,对韩国喜来健(北京)公司免费体验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期揭示其中的运行机理,同时回答该模式来自社会的传销质疑。研究表明,喜来健模式属于体验式直销而不是传销,长期免费体验是喜来健模式的重要特点,自发性口碑传播是喜来健模式的传播特征,其免费体验模式的机理在于顾客歉疚感驱动的体验价值实现。但由于免费体验模式具有人际传播特征,体验管理不当也会带来相关商业伦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