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市场约束作为巴塞尔协议Ⅱ三大支柱之一以及衡量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利率市场化等又是提高银行市场约束程度的实质性推动力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藉此评估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政策影响及利率市场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我国银行整体的市场约束能显著抑制其风险承担,但分类的结果则表明地方性银行的市场约束效应最明显,大型银行次之,外资银行则不显著;进而,在考虑利率市场化因素之后,除外资银行以外的市场约束效应均有所增强,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对价格约束效应的作用要远强于其对数量约束效应的影响。(2)基于合成控制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市场约束对地方银行的影响更明显,且存款保险制度通过价格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较之其通过数量约束的作用效果要更强。(3)综合而言,存款保险制度会增加利率市场化通过市场约束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推进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影响开始趋于明显,并使市场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逐渐与国外相符,但仍然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日趋完善和新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大背景,本文从市场约束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视角,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政策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存款保险制度及其与市场约束的相互作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藉此评价了其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不同类别商业银行的两类市场约束效应存在较大差别。就价格约束效应而言,对地方银行显著有效,而对全国性银行和外资银行则不显著;就数量约束效应而言,三类银行均不显著。(2)基于回归控制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对地方银行的冲击强于全国性银行。(3)进一步基于非线性双重差分的估计结果显示,存款保险制度显著弱化了市场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表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影响逐渐开始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3.
作为研究的基本前提,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研究不仅颇具理论深度,而且在经验估计方面极富挑战性,但相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文献对此多有忽视.有鉴于此,本文从代理理论出发,首先分析了银行非风险中立这一风险承担渠道存在前提的原因,并采用2006~2014年我国15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将其分为高、低风险组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低风险组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显著的差异,表明银行是非风险中立的,亦即我国确实存在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在国内首次尝试从贷款质量转移的角度,并采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7~2014年的贷款五级分类数据构建了贷款质量指数进行再估计,得出了大致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银行业在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方面举足轻重的地位,梳理了银行业结构作用于城乡收入不平等背后的重要路径,并采用我国2009—2018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中小银行为主的银行业结构与我国城乡收入不平等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但二者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东、西部地区分别存在显著的正、负向线性效应,而中部地区则存在非线性效应。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一地区异质性主要来自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即当要素禀赋结构为劳动禀赋占优时,中小银行发展能够有效缓解收入不平等;而当资本禀赋占优时,中小银行发展反而会加剧收入不平等。本文结论揭示了不同要素禀赋结构下银行业结构作用于收入不平等的差异性,对于缓解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