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江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加快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制度创新,加快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增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连年以1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3.
米兰马里奥·内格里研究所所长西尔维奥·加拉蒂尼 29日在米兰发表声明说,该研究所科学家彼得罗·盖齐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虽然是一种国际奥委会规定的违禁药物,但它却有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这种药物被注入老鼠体内后,可以到达老鼠大脑,并能保护老鼠神经细胞,使这些细胞在脑外伤或局部缺血时不会死亡。由此证明,这种可以增加红细胞使人适应高山等缺氧环境的药物,也可以保护神经元,使之在缺氧时不会死亡。神经元对缺氧十分敏感,容易因缺氧而死亡。盖齐解释说,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内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体内这种物质的数量会增加,同时红细胞也会增加,从而增加了机体的抵抗力。但脑局部缺血时往往很突然,机体还来不及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时,脑细胞就已受损。在老鼠试验中取得的成果会使人们提出这样一种设想:在脑局部缺血时可以从体外提供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医治脑缺血和许多神经系统疾病,这有可能成为医治这些疾病的新途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加耐力,一些体育运动员常偷偷使用,但这种物质也有副作用,所以国际奥委会将其列为违禁药物。(刘儒庭 )  相似文献   
4.
罗玛  孙大量 《商务旅行》2011,(8):132-134
它安静、淡然,并不急于表达什么,却又散发着某种理性的微波,若有似无,可有可无。是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物与人的关系,或者说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何把握,仅在一念之间。这种内视性的关照,或者说,这种经过了内心折射的日常表达,在孙大量那里形成独特的气质,将他和大多数画家区别开来,使人一望即知,这是一个习惯黑夜多于白昼,习惯寂静多于喧闹,习惯梦想多于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5.
松江工业区领导十分重视农民增收工作,把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工业区党委、管委会的主要工作来抓,三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人均收入2005年达到8158元,比2004年增13%。2006年预计人均收入9140元,比2005年增12%。我们对农民增收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登市海洋与水产局,针对近年来扇贝柱出口成为抢手货和养殖单位对扇贝养殖积极性高等新特点,今年年初就早动手广动员,使全市扇贝育苗单位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得育苗生产进展顺利。截止5月上旬,全市共繁育海湾扇贝稚贝苗80亿粒。由于今年养殖单位放养面积大,苗种紧俏,繁育的稚贝苗几天就抢购一空,总收入可达800万元,不仅增加了育苗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地推进了扇贝养殖的"二次创业"。(文登市海洋与水产局王俊洲杜文娟)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建筑业的逐步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以及建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特别是建筑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物外墙是整个建筑工程形象的直接体现,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本文结合某中医院工程实例,对该工程主体砌体工程与外墙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阐述,并介绍了相关的新工艺的应用,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增加坤  松子 《英才》2006,(2):108-109
每到周末,亮马河畔高居云端的京城俱乐部里高朋满座,CEO们在休闲。如果碰巧说到禅,他们往往忍不住朗声一笑,并晃晃酒杯:咳,我们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参禅?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果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顺畅和稳定的转移就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