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当前我省农业战线,也同其他各界一样,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我国入世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在这里,我想对此谈几点认识、观点和思路,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入世实质,正确认识入世的影响,采取积极行动,统一到中央提出的“沉着应对、趋利避害”的要求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农业经营形式的现状,对农业经营形式的决定因素(如生产要素及其特点、生产对象及其特点、所有制形式)和环境因素(如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地理条件、产业结构状况、社会经济制度)及相关因素(如流通体制、户籍制度等)进行了逐一分析。为确定,选择国家和地区的主体农业经营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各位代表 :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第六届理事会自 1 995年 1 2月产生以来 ,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 ,经过理事会和广大会员的一致努力 ,圆满地完成了本届理事会的工作任务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以学术为中心 ,围绕我省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研讨活动 ,为省委省政府和省有关职能部门宏观决策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 1 995年海城召开的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学术讨论上 ,广大代表集思广益 ,积极为我省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4.
辽宁农业走向世界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入世,我们辽宁农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主动地抓住机遇,积极地利用有利影响,大力发展自己,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生产效率的竞争。WTO规则要保护的就是效率方面的公平竞争,而对效率竞争之外的其他干预手段都要进行限制。入世以后虽然相互间开放了市场,但是你的产品能否站住国内市场,特别是能否走向国外市场,一个关键性的前提性的因素是成本价格。根据反倾销法,如果某项产品的生产价格就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则该项产品就几乎没有出口的资格。若要出口,就会被人家诉为倾销。因为倾销定义之一就是指出口价格高于国内正常市价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努力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管理方法、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和经营规模等,以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平抑生产价格,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加工业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辽宁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与其应当达到的对农业产业化的拉动作用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辽宁农产品加工业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当前政策环境和国际背景下,辽宁认清加工业发展现状,把握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辽宁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人口是应该自由流迁的。特别在农村,人口的流迁、转移,会为产业的区域分化、农业的规模经营提供空间,而适宜的专业分化和适度的经营规模又会为适宜的农业经营形式的生长、发育创造前提。但是我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实际上是不允许人口的自由流迁的。宪法上以回避的方式来加以否定,而现实中又通过在户口关系上附加各种经济、社会利益差别的方式来加以阻隔,从而使人口流动事实上成为不可能。户口关系同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社会利益差别相粘连,便筑成为一堵堵巨大的城墙,阻隔了城乡人口的流迁(不同城市间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农村土地制度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建议的模式选择也循着这三个层次给出: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股份制合作制的起因从市场观点看问题,制度也相当于一种产品,它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生活当中存在着对它的需求和供给。农村股份合作制,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由经济生活当中对它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一)创制背景改革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发展和变化,形成了制度创新的一系列背景条件: 1.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剩余和流转已成为经常性现象。 2.农村产业结构已迅速突破原来单一的结构状态,产业结构不断丰化,二、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辽西北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辽西北地区包括康平县、彰武县、阜新县、阜新市郊区、朝阳县、北票市、建平县等行政县区,属于低丘风沙地区,总体概貌是干旱、植被少、水上流失严重、土地瘠薄,作物构成不合理,产量及效益低,就业很不充分,生活比较贫困。总土地面积为3948.5万亩,其中耕地1075.4万亩,占29%;林业用地1198.6万亩,占30.1%;牧业用地598.8万亩,占18.1%;其他用地752.5万亩,占22,8%。总人口33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4万人;人均土地11.9亩,人均耕地3.3亩(按农业人口人均土地16.3亩,入均耕4.5亩),人口密度112.2人/平方公里。本区有天然草场598.8万亩,约占全省天然草场的1/4。牛羊肉产量占全省的28%,优质细羊毛和半细羊毛产量占全省66.5%和37.7%。本区虽有较大面积天然草场,但经济效果甚低,目前全区近一半草场退化。牲畜夏天吃不饱,秋天养不肥,冬天瘦,春天死,恶性循环。本地区草田(绿肥)面积原来仅占农田的7%,很不适应。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近年已有兴起,目前康平县已种11万亩。阜新市已种草14万亩,建平、朝阳及北票13万亩,总共已达38万亩。  相似文献   
10.
雏议农业现代化试点指标体系的设置鄂玉江,郑炎成辽宁农业应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一步实现现代比已基本成为全省的共识。按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省农办正着手进行农业现代化试点方面的操作。操作中遇到的第一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设置一套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来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