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独立董事起源于美国。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美国实行的是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即公司内部不设独立的监事会,只有董事会,董事会既是决策机构,又是监督机构。而董事会中的董事又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并不是股东,而是经理人,这就产生了“内部人控制”现象,致使美国曾出现了很多对公司董事会及经理人不信任的法律诉讼案件。为了重新树立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977年美国证监会批准了一项新条例,即纽约交易所要求美国的每家上市公司“在不迟于1978年6月30日以前设立并维持一个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这些独立董事…  相似文献   
2.
现金流量表与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密切相关,只有把这三张表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时,应密切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相似文献   
3.
通过债转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股东,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变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设立起必要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形式,这一点无疑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推进。但如果仅仅是组织形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形式上的改变,那么现代公司治理的制衡、激励以及监督机制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以债转股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转换机制的初衷就难以实现。如何使债转股企业内部实行规范的公司治理,真正提高竞争能力和运作效率,防止内部人控制就成为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