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计划管理   3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闫北方 《理财》2004,(3):26-26
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低收人人群生活有了法制保障,一个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好制度被建立起来。全国2000多万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弱势群体得到了政府的呵护,使他们能够在政府的关爱下把自己的生存权更好地延续,从而稳定了社会前进的步伐,被国际社会所称赞。然而,就是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2.
对国企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有四种模式,即审计机关模式、国资审计模式、社会审计模式、企业内审模式。毫无疑问,这四种模式的审计独立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势必决定了审计结果的巨大偏差,最终导致审计结果的非公平性和对企业领导人员的非公平性。大家都知道,独立性是任何形式的审计的基础,没有独立性的审计就不是审计,审计的独立性会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但是,审计的独立性又是一个相对的值,是满足不同层面管理者或机构和不同层面社会民众需求的值。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相对于审计对象来说都是外部审计,外部审计的显著特点就是能够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在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的框架内实现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公平。由于不同审计模式导致最终审计结果的差异性影响,审计监督职能的客观公正的张力显示得不充分,这是在对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必须直视和面对的问题,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相似文献   
3.
在审计实践中,人们对国家审计风险的认识存在着两种对立观点,本文通过对两种观点的论述,并结合社会审计风险的模型,力求架构国家审计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4.
我们总是经常在开会,因为开会是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多工作的布置、安排始于会议,会议就成为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工作安排和政治生活.但并非每次开会都会发生会议费支出,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会议费支出和各种名目繁多的项目会议费列支在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会议费逐渐成为吞噬着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猛虎,从几千元的会议费支出到几万元、数十万元、上百万元的会议费财务列报,审计总能够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中列示出会议费支出的详细数据,其中有多少会议费是真的,有多少会议费是假的,就是部门单位的财务人员或者是专门负责办会的人员也说不清楚,加之于会议费真实性审计需要"内查外调",外调的艰巨性和较大审计成本以及审计成果有时不十分明显的主客观因素,会议费审计并不总是能够引起审计人员持续关注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预算执行审计,每年都会查处和揭示大量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因为问题都能够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相联系,所以导致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总是被提及和关注。通过分析审计查处和向社会公告的典型性问题的案例和数据,特别是审计公告所披露的重大问题,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健全,同时也反映出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在执行、管理和遵守中存在着巨大缺陷。  相似文献   
6.
闫北方 《理财》2004,(3):18-20
社会保障制度又称为阳光制度,已经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建立起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相对较晚,尤其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是近两三年的事情。虽然新制度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该制度建立的基石——公正。如果制度的建立偏离这个“基石”,我们就应该及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7.
闫北方 《理财》2004,(9):50-50
作为一名在地方审计机关干了十几年的一线审计人员,对中央“审计风暴”的刮起比业外人士有更为深刻的感受,有欢呼的雀跃,有失落的惆怅;有太阳东升的温暖与希望,也有阳光下光怪陆离的阴影与无奈。审计这一崇高的职业讲述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丑陋与罪恶,“审计清单”所列示的内容过多地与犯罪画上了等号。触目惊心的数字就是一场暴风雨,荡涤的不仅仅是贪官污吏,更是对纳税人深深的歉意。  相似文献   
8.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重点,农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又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对世界银行贷款农业项目的审计,通过核实资金来源,落实资金去向,揭露重大问题,披露重大事件,规范审计报告,促进项目管理等方面,广大外资审计人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笔者就世界银行贷款农业项目审计重点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闫北方 《理财》2005,(12):53-55
国家审计项目的质量是由审计人员业务技能(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持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道德品质保证的.监督是审计的核心,国家审计同样应尽可能地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揭示和提供审计客体存在的舞弊.因此,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对审计的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审计方法的适当运用也往往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甚至决定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下面,就审计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闫北方 《理财》2003,(11):15-15
审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两权分离促进了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政府审计作为专司审计监督的职能部门,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审计实践中依法审计所产生的现实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政府审计职能权威性发挥的关键是对审计查处问题的依法处理,真正能够做到完全意义上的依法审计和依法处理的审计项目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