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与构成 2006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448.5万人。其中,男劳动力1211.1万人,占49.5%;女劳动力1237.4万人,占50.5%。  相似文献   
3.
2006年,在中央和省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指导下。我省各地继续加大农业投入,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综观全年,全省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经济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安徽农村改革历程 安徽农村改革30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8年,改革的重大突破期,核心是农村经营体制改革。1978年冬天,安徽小岗村的“分田单干”拉开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序幕,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史上的一座丰碑,意义重大而深远。其后,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发出了五个“一号文件”,突破了人民公社体制束缚,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变化历程和主要成就 (一)发展变化历程 改革开放至今,已逾三十春秋。期间,受政策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呈现出波动中提升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业生产全面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增,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加速安徽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也对全国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