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以德治国",首先要解决以何种道德来治国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承的,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1]这就把"以德治国"作为治国的方略之一提了出来,同时也指出了"以德治国"提出的时代背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要把"以德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这个体系要涵盖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2.
扎实做好图书馆的管理文化是推动图书馆自身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图书馆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就是图书馆的管理,这一研究课题一直被众多理论学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关注.我国自1980年开始逐步引进国外先进图书馆管理文化和理论,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图书馆管理文化的自身特性,提出了更快更好地构建图书馆管理的实施理论.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改革的深入和部分企业的破产、兼并,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职工变成了下岗待业人员.心理是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下岗职工的心态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2001年暑假实地调查了60名下岗职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特点及其心理状态,并试图提出凋适下岗职工心态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是社会向现代化转变总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它的实质是:一是社会发展之转变,即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二是社会模式之转换,即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三是社会主体之变化,即从政治人向经济人转变.社会转型不仅是经济、政治、体制等的转型,也是文明的转型.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道德状况和社会风气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课题,本文对此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