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民经济命脉被控制在数十家土生土长、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手中。据美国《幸福》杂志的评定结果,在1991年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作为后起工业化国家的韩国,其大企业集团竟占了13家。入选数量之多,仅次于美、日、英、德、法及瑞典这6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排名世界第7,位于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之前。换言之,在拥有大企业最多的世界前十个国家中,亚洲只有日、韩两国。而在亚洲“四小龙”中,也唯有韩国才  相似文献   
2.
<正> 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APEC中的含义 APEC成立于1989年11月,其背景是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因此,APEC在成立之初便提出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问题,并渐渐成为APEC的一项重要目标。尤其是1993年西雅图会议之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了APEC活动的基础,以后更变成了核心问题。1994年11月雅加达召开的APEC第六届部长级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12日起,东盟系列峰会与东亚峰会活动在吉隆坡拉开序幕,其中备受关注的是首届东亚峰会。东亚峰会的倡议最初是由“10+3”智囊团“东亚展望小组”于2001年提出的,其初衷是将“10+3”升格为东亚峰会,以促进东亚共同体的实现。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磋商,2004年11月在万象召开的“10+3”领导人会议正式宣布东亚峰会将于2005年12月在马来西亚举行。东盟紧握主办权东盟最初对举办东亚峰会的倡议反应很冷淡。因为东亚峰会与东盟主导的“10+3”机制是有区别的。东盟把“10+3”称为“东盟+3”,这种结构是以东盟为东道主,邀请中、日、韩3国作为客…  相似文献   
4.
数理经济学在苏联学术界长期遭到排斥,尤其是在斯大林时期,曾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而受批判,苏联的数理经济学派也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一、苏联数理经济学派的早期活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20年代,苏联的一批早期经济学家就把数学方法引入经济学领域了。当时,有一批数学造诣很深的学者如格罗曼、瓦恩斯坦、费尔德曼、尤什科  相似文献   
5.
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报告中论述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时,首先提到了所有制问题,这反映出苏联当前对所有制问题十分重视。苏联经济理论长期僵化的突出表现之一,也在于所有制上,这是众所周知的。当前在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1.强调社会主义所有制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  相似文献   
6.
7.
2002年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东亚地区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和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JSEPA)正式签署;第二,中国与东盟10国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主要内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