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合作 金融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坚持以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经营管理逐步走向规范,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向深层次迈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历史和体制、主观和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经营遇到了较大困难。分析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中经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改革取向,促使其尽快摆脱困境是当前亟待…  相似文献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相较于已经实施多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说,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如何贯彻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海西经济发展产生多大影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最近,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海西州委州政府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645 3”工程 (即 :建设 6个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培育 4个龙头 ,建立 5个农牧业示范区 ,扶持 30 0个高效农牧业示范户 )。从 2 0 0 2年开始 ,海西州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人行海西州中心支行紧密联系全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 ,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645 3”工程规划 ,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帮助农民走上富裕路、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 ,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观念 ,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 ,把信贷结构调整与农村…  相似文献   
4.
对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建立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对海西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情况及金融支持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广大农民深受鼓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基础地位”到“首要位置”,再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表述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专门下发一个中央文件,这是建国55年来的第一次。那么,金融机构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最近,人行海西中支货币信贷部门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深入全州农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我们认为,基层金融机构为农民增收做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6.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创建农村信贷安全区,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德政工程。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目的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海西州各农村信用社于2002年开始在全州开展此项工作,截止2004年末,共创建信用村16个,评定信用户3881户,经过近三年的运作,全州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活动开展的如何?这项金融政策贯彻落实的如何?最近,我们对全州6个县、乡政府,15家信用(联)社,5个行政村,78户农民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海西州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工作成效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海西州委州政府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6453”工程(即:建设6个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4个龙头,建立5个农牧业  相似文献   
8.
一、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从全州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和创建信用村活动情况看,有些地区的信用联社、信用社领导比较重视,抓的比较紧,效果比较突出。但有些地区的信用联社、信用社主任对此项工作还不够重视。存在等待观望、应付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就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助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金融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