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弱势群体的需求偏好与拆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迪  陈蔚镇 《改革与战略》2005,(12):180-181
目前,我国对于城市拆迁过程中的弱势群体保护问题的研究都是从制度和法律视角探讨,然而在市场环境中拆迁价格形成的机制并没有体现’弱势群体对城市资源的特定诉求,拆迁价格确定的分歧由此产生,这也就是弱势群体在旧城改造中拆迁矛盾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九七”前后的珠江三角洲□陈蔚镇“九七”在即,世界对香港与其腹地珠江三角洲的关注日益密切。对于过去的十年来说,它们是共同经历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整。香港完成了80年代世界制造业中心向90年代乃至21世纪的金融、贸易、运输、制造业、旅游业及管理的国际积累...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市开发中的规划控制与区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开发中一个最基本的影响开发决策与规划管理的要素--区位(开发选址)作为研究的楔入点,通过对上海城市开发中区位选择表征和机制的分析,揭示目前上海城市开发中所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并在城市开发的运作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症结,提出城市规划在这个方面可能有的改进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理解空间规划治理机制与模式是从规划执行层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从"体系"构建到"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既有"机构—治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规划执行的内生动力因素,构建以"控制权"分配为媒介的空间规划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并以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历程为研究案例检验其现实解释效力.空间规划治理是一个在外部结构条件和内生政治动力共同影响下,各级各类规划参与主体行使规划权利的动态过程,其中,外部的事权分配模式和内生的部门资源利用与组织关系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了规划执行的具体方式,机构和技术层面的协调措施则是影响内生政治动力的外在条件.基于此,系统梳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模式选择,结合相关参与主体在规划执行的信息、技术、方法和组织方式等资源利用条件方面的变化情境,理性推测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可能采取的另外两种典型模式.并针对以上规划治理模式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后续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