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连清 《经贸实践》2002,(12):28-30
块状经济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因果论来说是多因一果。这里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历史的传统渊源,区位和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处于主导地位的是资源要素、体制制度安排和社会心理诸要素,是三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综合反映。然而,资源环境更具决定性。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是在特定区域内生产要素配置和存在方式产生的特定经济功能综合体。在区域经济中,有众多的要素和各种产业同时存在,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区域,如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商贸区域、渔业区域等;有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形成的区域内分工与协作、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特定产业群。经济学博士仇保兴在研究中发现,“小企业集群”一词的包容面较窄,特性较明显,而“空间集聚体”是一个涵盖范围极大的概念。所谓的“小企业集群”和“空间集聚体”说的就是区域经济的两种情形。后一种情形就是块状经济。块状经济是工业化发展时期的普遍经济现象,是区域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在某一区域内,生产某种产品或同类产品而形成分工协作、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关系,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要素密集的新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3.
增强大中型国营企业活力,使之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是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内容,亦是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关键环节。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家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