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土地市场、土地法律体系二元格局的情形下,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许多方面与市场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极不相适应。该文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法律困局主要表现在物权效用未得到充分实现,以及政府监管严重滞后。应当从赋予农村宅基地以完整的物权和切实发挥政府监管职能两个方面,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法律困局。  相似文献   
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可行性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研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可行性,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出构想与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国家垄断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弊大于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入市则利大于弊。研究结论:应当实行国家严格控制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制度。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基础、政府信息的内涵、政府信息的公开与豁免以及政府信息公开体制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法治基础是必须首先回答的理论问题,正确把握政府信息的内涵是关键,公开与豁免是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选择,政府信息公开体制主要解决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问题。只有通过对这几个重要问题的法理辨析,才有助于厘清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质,并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出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陶镕 《中国土地》2007,(9):18-19
经济发展对公共利益的基础保障意义,并不意味着一切经济发展活动都可以构成"公共利益"。判断一个征收征用行为是否满足"公共利益"条件,关键要看其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否具有公益性,而不是在于这个公益目的实现过程中是否同时让特定的企业或私人获益。公共利益必须最终能够还原为特定类型、特定群体民事主体的私人利益。  相似文献   
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土地市场、土地法律体系二元格局的情形下,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许多方面与市场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极不相适应。该文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法律困局主要表现在物权效用未得到充分实现。以及政府监管严重滞后。应当从赋予农村宅基地以完整的物权和切实发挥政府监管职能两个方面。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法律困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