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韦明芳 《老区建设》2008,(11):48-49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广西省环江县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山区的贫困居民迁入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实行易地安置扶贫。经过20年的努力,该县安置本县贫困群众1454户6887人,接收了都安、东兰、大化三县大石山区贫困群众1.25万户近6万人,成为广西最大的易地安置扶贫开发工作县,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使6万多生活在“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大石山区贫困人口下山安居,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1952年东兰第一家国营工业企业———农机修造厂建立在这弥漫着硝烟的红土地之后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拼搏 ,目前全县已建有国有工业企业11家 ,固定资产1亿多元 ,成为东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推动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 ,1996年以来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东兰国有工业企业开始出现滑坡 ,有的甚至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 ,到1998年底 ,全县11家国有工业企业便共亏损600多万元 ,1999年亏损额加大到1100万元 ,两年亏掉全部企业资产总额的10 %。目前部分企业仍在滑坡 ,亏损仍在继续 ,企业债务增加 ,职工平均收入减少 ,下岗增多。一、东兰国有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东兰国有工业企业致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看是基础设施滞后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恶劣的自然环境 ,导致企业“先天不足” ;自然资源 ,特别是矿产资源贫乏 ,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自然资源优势无从谈起 ;经济基础薄弱 ,地方财政困难 ,对企业的再生产投入少 ,减轻企业负担的一些优惠政策也无法兑现 ,企业发展后劲差 ,等等。但是 ,更多的是我县国有工业企业的“后天营养不良” ,导致企业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