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雪芳 《理论观察》2013,(11):27-29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以及江泽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政思想的基础上,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2004年通过的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中,首次将“人权”这一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宪政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随后又强调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是繁重越要增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且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对民主的思想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发展.政治文明的提出,法治、民主、人权思想的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的宪政思想不断地丰富.  相似文献   
2.
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纳入到创新社会治理过程当中,是实现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迫切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必要环节。当前中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诸多问题,其问题的显现主要受历史文化原因、现实原因和经济原因的影响。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的路径可以从力求提高合法经济收入、切实转变教育道德观念、重点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积极加强法律保护意识等四个方面得以纾解。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文化是否和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状况。文章从文化及文化和谐的基本内涵,促进文化和谐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和主要途径入手,初步探讨了怎样促进文化的和谐,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