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1篇
水利工程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分析总结西南某电站辅助隧洞的岩爆发育特征,然后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岩爆岩石断口进行微观断裂形貌研究,并总结其破坏力学机制,最终建立起岩爆岩石的微观断裂方式和破坏力学机制与宏观岩爆特征及其烈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结合西南某水电站工程岩石抗剪试验资料,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岩石抗剪参数的随机—模糊处理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处理程序,通过大量计算及对计算结果的灰色关联分析证明应用随机—模糊方法处理岩石抗剪参数样本位比传统方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节能减排要硬约束,实行制度刚性管理是关键”的思路,具体到实践,就是靠已制订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用能评审、能源审计3项制度,严格把关,有效监督。2006年,大连市经济增长16.4%,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藏东南地区气候环境复杂,地质条件恶劣,广为分布的堆积体斜坡易在多种极端条件诱发下失稳,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为研究复杂环境条件对滑坡的诱发作用,提出一种能够考虑多种诱发因素耦合作用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以地震和降雨为例,分别考虑了诱发因素自身的随机性与诱发作用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不同危险性量级诱发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回归周期,结合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对应诱发作用下的斜坡失稳概率,揭示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全概率公式进行多致灾因素的耦合计算,系统评价堆积体斜坡的危险性与潜在风险。并以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某典型堆积体斜坡为算例,其结果表明:耦合计算结果为中等危险等级,总的规律表现为诱发事件组合越极端,其综合危险性反而越低。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研究南龛斜坡变形破坏特征、成因机制、主导诱发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勘探资料分析确定了2个已有滑动面,推断了5个可能的潜在滑动面,并对各滑面利用综合分析确定的参数进行了不同荷载组合的推力计算;然后依据推力的分布情况确定了治理设桩位置,并拟定由抗滑桩工程、地表排水工程、防渗和生物工程四个部分组成综合治理系统,布置于变形破坏强烈的重点灾害地段,以控制斜坡变形发展,根除危害;最后,对不同工程组合方案分别从治理的安全可靠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方面进一步优化,推荐出治理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金沙江溪洛渡—白鹤滩段库区岸坡变形破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通过现场调查复核,结合高清航空影像资料解译,确定了库区岸坡结构与地层岩性的分布状况,并统计分析了库区95个变形破坏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表明:该段库区岸坡变形破坏在薄层—互层状结构岸坡中最发育,在奥陶系上统与志留系(O3+S)等3类地层中较强发育;变形破坏的形态特征遵从幂律规则,水平投影长度等参数与累计频率P之间呈现负指数关系,变形破坏密度和模数的对数值与累计频率P之间呈线性关系;在α=0.05水平下,变形破坏密度在0.038 ~1.184个/km之间,变形破坏模数在(20~4 656)×104 m3/km之间。研究成果可供研究金沙江干流库区岸坡变形破坏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岩爆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85,自引:3,他引:82  
岩爆类型与岩爆烈度分级、岩爆形成机理、岩爆预测、岩爆防治措施等方面着手,阐述了国内外岩爆研究的现状,并在某些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总结西南某电站交通辅助隧洞岩爆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和岩石弹性能量指数测试,研究岩爆产生的基本条件,然后通过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和卸荷三轴试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讨不同烈度岩爆的破裂机理和形成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统计某水电站探洞和交通洞现场典型岩爆特征表明,在基本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岩爆具有随洞室尺寸的增大而增强的趋势,即岩爆具有尺寸效应.根据围岩条件和应力条件建立岩爆分级判别标准.并运用该标准对比分析了整条交通洞和引水隧洞岩爆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在相同桩号处,在其他岩爆发生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引水隧洞的岩爆烈度将比交通洞的提高半个等级.  相似文献   
10.
安置在成都理工大学国家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的土工离心机TLJ-500机型,在试验中常发生实验土体升温、风化和坍缩等不良现象。造成这些不良实验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离心机在高速运转时,箱体内空气相对外部空气产生空气动力加热。为解决此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三种解决方案,真空隔热方案、水冷方案与风冷方案,讨论了其可行性与优缺点,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