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付轩 《邮政研究》2010,26(3):24-24
目前,中国邮政集团正在引进和发展BIU(商业智能团队),各地邮政部门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号召,对BIU进行了实体化的团队建设,并尝试通过数据解决客户深层次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2.
付轩 《中国邮政》2011,(4):42-43
商函是一种媒介,和其他媒介一样,具有"双重市场"属性——一个市场是受众市场,另一个市场是客户市场。直邮和其他大众媒介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媒介物质不是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牌等,而是人。媒介终端是广大的工作在第一线的邮递员,流通渠道是分发岗位的各级工作人员。这种媒介渠道是固定的、极广众的,同时又是一对一的、极有效率的。——上海师范大学广告学系副教授李名亮  相似文献   
3.
付轩 《中国邮政》2009,(9):47-47
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中国邮政再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复杂环境下的发展要求,而更为精细的过程管理必将取代职能管理,给邮政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所谓过程管理,就是一种可以有效协调、管理复杂业务过程以及跨部门的业务集成和服务的手段。当科学技术不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时,企业管理者所体现的过程管理能力反而成为主要因素。邮政企业具有产品线长、产品差异化大、  相似文献   
4.
付轩 《中国邮政》2012,(5):44-45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有效的主管》一书中简明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目的决定了行为的性质,而手段则决定了行为的成败。当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应当明确:做正确的事,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人认为,虽然200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亮点,出口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其增长因素具有不完全性。也就是说,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没有形成,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力依赖于内需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市场化启动,而非政府的行政性启动。本文对三大需求增加的不完全性作了分析,得出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我国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结论,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付轩 《中国邮政》2010,(3):48-48
中国邮政作为中国直邮业发展的倡导者和领航者,在直邮商业模式方面一直进行着各种探索。BIU的引入,可以说是中国邮政促进函件业务变革的重大举措,旨在以全新的视角、系统的方法再造数据库商函为核心的函件业务流程,以传媒业的理念确立商函的发展方向,提升函件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付轩  毋疆 《中国邮政》2012,(8):28-29
美国国际邮政公司2010年发表的一份针对发达市场中35个邮政运营商的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不论是优先邮件、名址商函或是无名址商函,都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这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原因就是,手机通信和互联网营销手段的迅速崛起给直邮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一趋势迫切要求邮政企业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将自身实物信息传递的优势与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便捷性有效融合,实现由传统直邮向电子化直邮转变。  相似文献   
8.
付轩 《邮政研究》2009,25(5):10-12
为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增强邮政企业的竞争能力,文章分析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邮政企业具备的信息资源,探讨了整合邮政信息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